第一章

节,可就不妙了!”

    胤禛一惊,心知隆科多已经了解真相,识趣为妙。

    “是!我听舅舅的话。可是,可是,何以善其后呢?”

    “善后”事宜就是如何处置金桂母子。生男生女还不知道,此时无从谈起。隆科多想了一下说:“这要看皇上的意思。反正金桂会赐给四阿哥,是一定的。”

    “唉!”胤禛又叹口气,“我实在不愿意要那个丑婆娘。”

    “这还不好办吗?给她搁在一边就是。”

    说完,隆科多起身告辞。胤禛送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件事,大惑不解,不由得站住脚,将隆科多一把拉住。

    “舅舅,算日子不对啊!”

    “是的!”隆科多用手指敲着太阳穴说,“大家都在奇怪。”

    “那,”胤禛神色严重了,“如果另有隐情,舅舅,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

    “当然,不过,”隆科多用很负责的神态答说,“决无隐情!”

    所谓“隐情”,意思是指另有种玉之人。既然隆科多这样说法,胤禛便正面提出疑问了。

    “怀孕十一个月而没有生产的,未之前闻。舅舅,这又怎么说?”

    隆科多有点光火,因为四阿哥的语气,倒像是必须他提出解释似的,这也太不明事理了!

    因此,他淡淡地答说:“这得请教大夫,我哪知道。”

    胤禛心知自己措辞不妥,已引起误会,急忙歉意地说:“舅舅,我是担心,十一个月不生,生下来倘是个怪胎,怎么得了?”

    此言一出,隆科多大吃一惊,心想,这话不错啊!说不定就是个怪胎。行宫中出此妖异,传出去必生种种荒诞不经的流言,而皇帝亦必定厌恶异常。这可不能不早为之计。

    “不会的!”隆科多先要把胤禛安抚下来,“四阿哥,打你这儿为始,先就不能说这话,不然,是非可就大了。”

    “我知道。不过,舅舅,倘或不幸而言中,又怎么办?”

    隆科多想了一会儿说:“我有办法,我得马上赶回去布置。”

    金桂怀孕早过了月份,说不定就在此刻已有阵痛。真个生了怪胎,宫中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一想到此,隆科多忧心如焚,策马狂奔。到了山庄,由西北的一道宫门入宫,立即找了康敬福来商议。

    “有人说,金桂怀的是个怪胎,所以十一个月不生,这话很有点道理。”

    “怪胎?”康敬福惊惶失措,“是谁说的?”

    “你不管是谁说的!这个猜测,也在情理之中。莫非就没有人说过?”

    “没有!”康敬福嘴唇翕动着,欲语又止,眼中亦微有恐惧之色。

    “怎么回事?有话不痛痛快快说?”

    “回大人的话,有个说法,正好相反。”康敬福将声音压得极低,“老古话说,大舜爷爷在娘胎里怀了十四个月,如今金桂所怀的,说不定也是个龙种!”

    说还未毕,隆科多大喝一声:“闭嘴!”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将康敬福的脸都吓白了,用抖颤的声音说:“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话!”

    “这是什么话,可以瞎说?必是不要命了!”隆科多提出极严厉的警告,“我可告诉你,如果我再听说有人这样子在胡言乱语,我可不管是谁说的,只奏报皇上,先割你的脑袋。”

    这一下,康敬福越发面如死灰。隆科多心想,可不能把他吓得心智昏瞀,不能办事,因而神色便缓和了。

    “你把何林找来!我跟他说。”

    等何林一来,隆科多平心静气地晓以利害。废太子的轩然大波,不过暂时平息,纠纷仍在。大阿哥被幽禁,八阿哥削爵囚于畅春园,十三阿哥圈禁高墙,骨肉之祸,都起于想夺嫡而登大位。如今若说金桂怀的是龙种,不就表示四阿哥会当皇帝?这话传入皇帝耳中,必定会穷究此说的来源。那时牵连在内的,没有一个可以活命。

    “我再跟你们说一句,你们可听仔细了,如果再有太监、宫女说这话,不问情由,活活打死。凡事有我负责。”

    “是!”康敬福与何林同声答应,神色凛然。

    “如今再说金桂。她如果好好养下孩子来,该怎么处置,到时候再说。咱们要防她的怪胎!只有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是隆科多在路上想好的。找个偏僻无人到之处,让金桂去待产。要派人戒备,将她隔离开来。倘或生下怪胎,连金桂一起弄死,在深山中埋掉,报个“病毙”备案就是。

    “这件事不难办。最要紧的是,必得派谨慎的人,不能泄露一言半语的真情。办完了,我重重有赏;倘或嘴不紧,我想,”隆科多微露狞笑,“他那张嘴,从此就不必吃饭了!”

    安排好了最坏情况的应付之道,隆科多才有心思去对付皇帝。他很了解,像这样的事,其实算不了什么,大家子弟偷个把丫头或者年轻老妈子,无非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姨太太、少奶奶添些闲谈的材料而已!何况皇子?

    所严重的,就在四阿哥是个极讲究边幅、开不起玩笑的人。好比纳妾,上自读书人,一旦两榜及第,“题个号、娶个小”,视为理所当然;下至庄稼汉“多收五斗米,便欲易妻”,亦是习俗所许的情有可原之事。但如平时标榜理学,不但“不二色”,甚至要练到“不动心”,美色当前,视若无睹,而居然娶了姨太太,这所引起的反应,就决非开玩笑,而是有形的贬斥,无形的菲薄。四阿哥的个性,仿佛如此。

    因此,隆科多认为要卫护四阿哥,最要紧的一件事,是如何保全他的面子。最好让皇帝不生气,不生气就不会责备。如果要责备,最好私底下数落,不要当着皇子,尤其是在太子面前责骂。

    想是想到了,要做却很难。因为皇帝料事极明,察理极透,决非用个障眼法之类的花样所能马虎过去的。

    唯一的办法,是讲情理。主意打定了,便在皇帝晚膳过后,闲行消食之际,闲闲提了起来。

    “四阿哥明天到。请皇上的旨,在哪儿传见,奴才好预备。”

    “预备?”皇帝问道,“预备什么?”

    “奴才在想,四阿哥心里一定很难过,得预备一个让他能够给皇上悔罪的地方。”

    话好像不通,但皇帝听得懂他的意思。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加以责备,他当然不敢顶嘴,但为着面子,也不会肯认错,只是默然而受。这样,除了自己发一顿脾气以外,一无益处。

    “这本不算大错,不过,我觉得他太下流了!”

    隆科多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直觉地认为“下流”二字,如果加诸任何一个男子身上,便注定了不会获得重视,这跟四阿哥的前程有关,不能不为他争一争。

    于是,他的神态转为严肃了。“奴才有个想法,”他说,“不知道能不能上奏?”

    “你说嘛!”皇帝随口答说,“你倒想,我几时因为你说错了话,处罚过你?”

    “是,奴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全仗皇上包涵。”隆科多略停一下说,“皇子扈从,没有一个自己的府第,好些不便。奴才在想,行宫空地很多,木材现成,是不是可以盖几座园子,赐给阿哥?”

    就这时候,御前侍卫来报,四阿哥已驰抵宫门请安,听候召见。皇帝吩咐即时宣召,就在这“万壑松风”见面。

    “万壑松风”是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一片茂密松林之中,有一座极大的石亭,皇帝就坐在亭子里,一面等候,一面在想。

    他所想的,就是特地由京中召来,马上就可以看到的四阿哥胤禛。对于这个儿子,皇帝颇感困惑,从小就喜怒无常,到长大成人,性情依旧难以捉摸,平时不苟言笑,讲究边幅,仿佛是个很刚正的人。哪知克制的功夫甚浅,看起来近乎伪君子了。

    因此,皇帝反感大起,隆科多旁敲侧击地为胤禛所下的解释功夫,完全白费!

    “给阿玛请安!”踉跄而至的胤禛,一进亭子便扑倒在地,低着头说。

    满洲人称父亲为“阿玛”,自皇子至庶民,都是如此。但父唤子为“阿哥”,却只限于皇子。

    “四阿哥,”皇帝问道,“你知道不知道,我把你从京里叫来,是有话要问你?”

    “是。”

    “有个宫女怀孕,说是你干的好事?”

    “儿子,”胤禛吃力地说,“知罪了!”

    “你知道你犯下什么罪?”

    问到这话,情势就严重了,胤禛不敢回答,唯有磕头。

    “平时看你很讲究小节,你的弟弟们走错一步路,说话声音大一点儿,都要受你的呵斥,哪知你自己是这样下流!”

    胤禛低头不语。隆科多要为他解围,便跪下来劝道:“天气热,请皇上别动气。”

    “我不生气,我只不过不懂,”皇帝看着他说,“不懂四阿哥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四阿哥已认错了,请皇上饶了四阿哥吧!”

    “当然,这么大的儿子了,我还能拿他怎么样?不过,真相不能不查,是非不能不明。”皇帝又问胤禛,“那个宫女,你是怎么处置呢?”

    “后宫的宫女,儿子何能擅作处置?”

    “这也罢了!你把那宫女带回去吧!”

    这是赏赐,胤禛心颇不愿,但还不能不磕头谢恩。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如今要担心的是,金桂会不会生下怪胎?

    阵痛从黎明时分就开始了。如果是名正言顺的王府“格格”,诞育皇孙,当然由内务府传来有经验的“妇差”,预备下一切坐褥所需的用品,静候瓜熟蒂落。但金桂的情形大不相同。

    自避暑山庄落成,八年以来,从未有妃嫔在这里“坐月子”——倘或妃嫔梦熊有兆,自然是静居深宫,不会随扈出关,免得动了胎气。所以行宫中有各色各样的人当差,就是没有会接生的。

    因此,康敬福早在金桂怀孕将足月时,便不得不到民间去觅稳婆。本以为哪家不生男育女,稳婆决无须觅之理,谁知十个倒有九个一口拒绝,为的是胆怯不敢进宫。余下的一个意思是活动了,但听说一传进行宫,行动种种不自由,譬如日落之前,宫门即须下钥,晚一步便回不得家,亦就改口推辞了。

    因此,直到金桂阵痛时,稳婆还不知在哪里。康敬福急得不可开交。幸好有个叫月凤的宫女,本来在庶妃高氏那里当差,犯了过错,发到热河行宫来安置。高庶妃生皇十九女与皇二十子胤祎时,她都亲眼得见,所以虽是处子,亦略知生育的奥秘。此时为了同情金桂,自告奋勇,愿代产婆之职。

    “月凤,”康敬福悄悄跟她说道,“我有句话,可得先关照你,金桂肚子里,或许是个怪胎。”

    一听这话,月凤吓得脸色大变,扭身就跑。康敬福也顾不得鲁莽了,追出来一把将她拉住。

    “康大叔,你饶了我,我的胆子小。倘或是个怪胎,我会吓死过去,那时候产妇没有人照应,弄成个血崩,就是两条人命。”

    康敬福颇为懊悔,不该言之在先,便骗她说:“月凤,我是试试你的胆子,跟你开玩笑的!怎么会是怪胎?四阿哥的种,怎么怪得起来?”

    “不!不!康大叔,你另外找人吧!”

    “我哪里去找?能找得着人,何至于要麻烦你?月凤,没有别的说的,你如果不帮我这个忙,我可要下跪了!”说着,真的作势弯膝。

    “得,得!康大叔,我,我就勉强试一试。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头里,倘是个怪胎,我会吓得扭头就跑,那时候你可不能像此刻这么拦我。”

    “行,行,不会是怪胎。你进去吧!”

    产房是个马棚,为了遮蔽,四周拿些草席挂上,所以光线不足。月凤刚进去时,伸手不见五指,合上眼静等了一会儿,再睁眼想看时,才影绰绰地发现有人倚墙而坐,在低声呻吟。

    “金桂!”她喊。

    “噢,”金桂有气无力地问,“是哪一位?”

    “我是月凤,来替你‘抱腰’的!”月凤一步一步走到她面前问道,“痛得怎么样?”

    “从没有这么痛过!”金桂吸着气说,“我说不上来。”

    月凤在草堆上坐了下来,伸手去摸了摸金桂的肚子。“好像还早!不过,”她复又起身,“该用的东西,要早点预备。”

    于是月凤掀开草席,走到外面,康敬福正在等消息,一见她便迎上来问:“怎么样?”

    “还早,”月凤皱着眉说,“什么东西都没有,可教我怎么下手啊?”

    “是!是!姑娘,你别抱怨,请你吩咐,要什么东西,我立刻派人去办。”

    “哟!”月凤笑道,“康大叔,你干吗这么客气?吩咐可不敢当。只请康大叔关照他们,别跟我稀里糊涂地敷衍了事,我就承情不尽了!”

    这原是宫里的积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如是要什么东西,得看什么人要。有头有脸的,要什么有什么。否则,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到手的东西,可就不一样了。康敬福理会得她话中的意思,怕她发脾气打退堂鼓,所以拍着胸说:“姑娘你尽管放心!你要什么东西,我一定替你办妥。要大的,不能给小的;要新的,不能给旧的!”

    “好!我要一把新剪刀,剪脐带用。”

    一半是耍派头,一半是同情金桂,要这样、要那样地,报了一大篇,康敬福都有些记不得了。

    交代完了,月凤仍旧回马棚,等到了金桂身边,只听微有啜泣之声,不由得一惊。

    “你怎么啦?”

    “我,月凤姐姐,”金桂哽咽着说,“我心里难过。”

    “是怎么难过?你告诉我,我替你想法子。”

    “我说不上来,我只觉得有姐姐你这么待我好,非淌一淌眼泪,心里才好过些!”

    “你!”月凤笑了,“真傻!”

    于是月凤问起金桂的身世,以及去年与四阿哥相会的经过,恍然大悟,哈哈珠子恩普之死,必是四阿哥下的毒手,为的是灭口。

    不过,这话她不敢说出口,因为行将临盆的孕妇,不宜受刺激。如果自己说了心里的想法,金桂必定大感惊恐,而想到四阿哥如此阴险无情,所受刺激之深,更非言可喻,也许因此就会血崩难产,岂不是平白害了她的性命。

    转念到此,想起有句话不能不问,问出来却又怕她惊惧。正在踌躇不定时,金桂开口了。

    “月凤姐姐,你怎么不说话?”

    “我在想,有句话要问你。”

    “尽管问嘛!”金桂抢着说,“月凤姐姐,如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什么话都告诉你了。”

    “倒不是我想打听什么,我要知道你的意思。金桂!”月凤先作宽慰之语,“我不过备而不防。并不是真的会有那样的情形。”

    “什么情形?”

    “也许生的时候不顺利,万一难产,是保你自己,还是保孩子?”

    “自然是保孩子!”金桂毫不思虑地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再想想。”

    “不必想了!我想过多少遍了!”金桂伤感而又高兴地说,“我的孩子是金枝玉叶,将来要享福的。至于我,我想我这么丑,四阿哥亦决不会再要我,还是死掉了干净。”

    听到这样的话,月凤陡起兔死狐悲之感,两行热泪滚滚而出,流到了金桂的手上。

    “月凤姐姐,你干什么?”金桂的声音中,充满了惊骇。

    “没有什么。”月凤的感伤来得快,去得也快,怕她再提,索性先做警告,“你别再问了,多问我会心烦。”

    “是!”金桂怯怯地说,“我不敢!”

    就这时候,外面有人在喊:“大姑!大姑!”

    月凤起身走了出去,只见三个小太监,捧着她所要的东西,站在门外。她认得为头的那个叫栓子,便即问道:“栓子,你在叫谁啊?”

    “叫你啊!”

    “哟!”月凤笑道,“怎么把你自己算矮了一辈?”

    “康大爷关照的!不能叫你姐姐,得叫你大姑。”栓子顽皮地笑道,“大姑!姑夫呢?”

    “姑夫?”月凤沉下脸来呵责,“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栓子脸上依旧挂着撒赖的笑容,“敢情没有姑夫啊!”他退后两步,做好避免挨揍的准备,“怎么大姑对这档子事儿,倒是挺内行的呢?”

    这一下将月凤惹恼了,大步撵了上去,栓子吃亏在手里捧着东西逃不脱,让她抓住了膀子,伸手狠狠地在他头上打了两巴掌。

    里面的金桂听得很清楚,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对月凤自不免亦有歉疚之感,因而等她进来点亮了蜡烛以后,赔着笑说:“那班小猴子真淘气!月凤姐姐,你可别介意!”

    “我介意什么?”月凤问道,“这会儿怎么样?”

    “一阵一阵地疼。”

    “受得了,受不了?”

    实在已疼得不能忍受了,而金桂还是咬紧了牙说:“受得了。”

    “那好!你也干点活儿。没有小衣服,只能拿布包一包。”月凤说道,“怪我不好,只说全要新的,实在毛孩子的衣服,要旧的才软乎儿。这块上了浆的新布,会把孩子的皮肤都擦破,你把它揉一揉!”

    “好,我揉。”

    金桂将一方五尺来长的新布接到手里,很仔细地一寸一寸地揉,腹疼手酸而乐此不疲。她一面揉,一面想象着这条揉软了的新布,裹在婴儿身上是怎么个样子。

    月凤的手也不闲,一样一样地检点用品。到底不是熟手,一面检点,一面得回想,这样就越发慢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又听栓子在外面叫:“大姑!”

    “干什么?”

    “替你送饭来。”

    “好吧,你送进来。”

    草席掀处,月凤才发现暮色满天,快要入夜了。不由得有些发愁,如果金桂是在半夜里分娩,那时大家都在梦乡,万一是个难产,求援不易。

    “大姑,饭可是摆在这儿了!”栓子交代,“一共两份,连产妇的都有了。”

    “好了,多谢你。”月凤突然想起,“栓子,你跟康大爷去说,还得派两个人给我。”

    “男的还是女的?”

    “自然是女的,你这不是多问?”

    “不是我多嘴,我是好意。”栓子说道,“女的可要现找。若说男的,要多少有多少,就不必麻烦康大爷了。”

    “这是怎么说?”

    栓子看一看金桂,欲语不语地终于只报以莫名其妙的一笑。月凤有些猜到了,也不便多说,只挥一挥手,让栓子退了出去。

    草席掀处,月凤又望了一下,她的眼力很好,发现远处聚着好些人,心知猜对了!不知有多少人在等消息,要看金桂生下来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怪胎?

    尽管隆科多下令戒备,康敬福全力管束,无奈地区辽阔,若要将这座马棚包围得严密,至少也得三五百人,康敬福只调了十来个人来,如何看守得住!尤其是入夜之后,三三两两,悄声从叶底林间溜过来,方便得很。

    八月十二日的天气,照说应该月华如水,这夜却怪,天色阴异,难得有云破月来的时间。到得夜深露重,看看还没有消息,有的人意兴阑珊地走了,而留下来的仍还不少。

    三更过后,马棚外面的炉火忽然旺了,显然是在烧热水,产妇分娩的时候近了。

    于是,看热闹的人的倦眼大张,看是看不见什么,只有侧着耳朵听消息。听更锣一遍一遍地敲过。交进午夜子时,隐隐听得马棚中有洪亮的啼声。这天刮的是西风,大家都涌向东面,啼声越听越清楚。但见栓子奔来报信:“一个大白胖小子!一个大白胖小子!”

    不是怪胎,看热闹的人未免失望,但多想一想,又感兴趣了。因为有个有趣的疑问:金桂的“大白胖小子”到底算不算四阿哥的儿子?如果算,又如何处置这个皇孙?不算可又怎么办?总不能扔在水里淹死吧?

    “四阿哥,你可要说实话,到底是不是你的骨血?”德妃提醒他说,“这可不是能随便的事,假的不能当真,真的也不能作假。”

    “教儿子怎么说呢?有是有那么回事,可挡不住别人也跟她有来往啊!”

    德妃沉吟了好一会儿说:“只要有那回事,就是真的了。她那模样儿未见得有人要她,她自己也绝不敢胡说!”

    胤禛低着头不作声,心里只在想,自己该不该要这个儿子?如果不要又怎么办?

    “这是喜事!”德妃说道,“你到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多一个不挺好的?而况听说是个大白胖小子,哭声真不像刚下地的毛孩子。说不定将来倒有点福分。”

    “娘!”胤禛终于说了他的心事,“孩子我不是不想要,就怕说出去难听,再说,那个金桂——”

    德妃懂他的意思,不想要那个金桂,但这是没法子的事,金桂只能养在他府里。所要顾虑的是子不离母,胤禛如果厌恶金桂,连带疏远了他们父子之情,却非所宜。

    “好了,我有个主意。不过先得奏闻皇上,才能作数。你下去听信儿吧!”

    原来德妃所想到的是移花接木的办法。说起来一半也是疼孙子。清朝的家法,皇子皇孙特重母亲的出身,金桂身份不高,所生之子将来在封爵时就会吃亏。如果将那个“大白胖小子”另外找个身份高的母亲岂不甚妙?

    等胤禛一走,德妃随即找她的心腹宫女来商量。这个宫女名叫福子,忠心耿耿,足智多谋,而且烧得一手好菜。原来宫中的规矩,位至妃嫔,便可自设小厨房,由内务府按月按日致送食料,名为分例。如果有太后在,自皇后至各宫妃嫔,经常要孝敬自制的佳肴。妃嫔之间亦常互为宾主,今天你邀,明天她邀,轮流做主人。若得一个好手艺的宫女掌厨,不仅易为“主子”增光荣,而且也为“主子”争得了友谊。

    德妃在宫中颇得人缘,皇帝亦常眷顾,一半归因于她为人厚道,一半亦正由于福子的那一手好菜。

    “今晚上我要请个客,这跟平时不同。”德妃很郑重地说,“要让她们吃好了,她们才会替我说好话。”

    “倒是让哪几位主儿,说些什么好话呀?”

    “唉!”德妃很伤脑筋似的,“还不是为了四阿哥!”

    “那可真得让人家吃好了才行。”福子问道,“打算邀哪几位?”

    “不多,贵妃之外,就是惠、宜、荣三位。”

    原来皇帝前后三后,皆已崩逝,如今统摄六宫的是孝懿仁皇后的胞妹,也是隆科多的胞妹,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才册为贵妃。“惠、宜、荣”指的是三位妃子,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与德妃同时由嫔晋妃。以年龄来说,应该是荣妃居首。

    荣妃是汉军出身,姓马,照例加个佳氏,称为马佳氏,她比皇帝还大两岁。在十六岁那年,她为皇帝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承瑞,其时皇帝只有十四岁,在皇长子胤禔出生以前,皇帝已经有过四个儿子,只是生来即夭,未曾以字辈排行而已。她生过五个儿子,但养大了的只有一个,即皇三子胤祉。

    其次便是皇长子胤禔的生母惠妃,姓那拉氏。再次是宜妃郭络罗氏。她有两个儿子,老大皇五子胤祺,老二皇九子胤禟。这宜妃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跟别的妃嫔都不甚合得来,唯独对德妃是例外。

    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是这五个妃子。德妃的想法是,只要取得贵妃与惠、宜、荣三妃的支持,皇帝即不能不格外宽容。福子了解这一顿饭,关系重大,自然放出手段来,整治得既精且洁,客人无不大快朵颐。

    “吃是吃了!”宜妃笑着对福子说,“只怕你主子的这顿饭是鸿门宴!”

    “宜主子说笑了,奴才主子从不摆鸿门宴的,果真是鸿门宴,各位主子看哪位肯赏光?”

    “强将手下无弱兵!”宜妃对贵妃说,“这福子好会说话。”

    “那!”佟贵妃也是忠厚人,对德妃说道,“我也猜想,你有话就说吧!”

    “还不是为了四阿哥闹的那个笑话。”德妃皱着眉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有请示贵妃,也要请各位姐姐帮着包涵。”

    “包涵可是太严重了。”宜妃接口,“倒是得想个法子,请皇上包涵。”

    这正是说中了德妃的本意,连连点着头说:“只求皇上不生气就好办了。”

    “我想皇上不会怎么生气。孙子越多越好,而况听说小孙子长得挺体面的。”荣妃说道,“请贵妃求一求,包管没事。”

    “只怕我一个求不下来。我倒有个主意,不过,”佟贵妃笑道,“我得借福子用一用。”

    借福子自然是借她的易牙手段,德妃即答说,“贵妃差遣福子,是她的造化。说什么借不借的。”当时便喊一声,“福子!”

    等将福子唤来,佟贵妃说:“明儿晚上,皇上在如意洲赏月,我想找你办一顿消夜请皇上。你可得好好放点儿手段出来。”

    听这一说,福子既兴奋又惶恐,“不知道该预备些什么?”她说,“奴才怕一个人照顾不了。”

    “我派人帮着你,只要你出主意掌握就是。皇上向来饮食都少,而况是消夜,只要精致,不必太多。”

    “是!”福子觉得有点把握了,“奴才的手艺,瞒不过贵妃,可得求包涵。”

    “你别客气了,”佟贵妃环视着说,“明儿等皇上兴致好了,我提个头儿,大家帮着替四阿哥求个情,不就结了!”

    三妃皆诺,德妃称谢,她恭谨地说:“我得寸进尺,还有求情,不知道贵妃能不能格外成全?”

    “你说,只要办得到,我无有不依的。”

    “我还想抬举抬举那个孩子!”

    “怎么抬举法?”

    “我想给他另外找个娘。”

    “噢!”宜妃脱口说道,“是这么回事!那一来不就成了四阿哥的嫡子了吗?”

    原来宜妃以为德妃想将金桂所生之子,作为胤禛嫡妃乌拉那拉氏所出。胤禛原有四子,长子弘晖,即为乌拉那拉氏所出,八岁而殇。次子弘盼,三子弘昀,四子弘时,皆为侧妃所生。弘盼、弘昀,皆未养大,如今只剩下一个弘时。倘或金桂之子作为嫡出,则后来居上,委屈了弘时,自然是很不妥的一件事。

    这一层,德妃早就顾虑到了,“当然不能那么办!”她说,“我想让钮祜禄氏去养。”

    这钮祜禄氏在胤禛府中的位号称为格格。她的出身很好,是开国元勋弘毅公额亦都的曾孙女,今年二十岁,很得德妃的宠爱。如果金桂之子作为她之所出,在身份上就比弘时还高些了。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佟贵妃笑道,“不过我不明白,你这是疼孙子,还是疼钮祜禄格格?”

    “两样都有,”宜妃看着德妃问道,“我猜对了没有?”

    德妃报以微笑。佟贵妃却又有话要问:“疼钮祜禄格格,还有可说,那孩子我见了也疼。可是,你那个孙子,连什么模样儿都还没有见过,何以这么疼他?”

    “这是因为——”宜妃话到口边,突然咽住。她原本想说佟贵妃没有儿女,不知道父母之心,更不了解祖母对孙儿女的感情,但这话会引起佟贵妃不快,所以机警地缩了回去。

    “说实话,”德妃很快地接口,“我老觉得那孩子可怜,他娘也是一样!唉!”她叹口气没有再说下去。

    中秋赏月,就皇帝来说,是对文学侍从之臣慰抚亲近的一个好机会。也是文学侍从之臣唯一在日没以后犹能“亲侍天颜”的一天。因为珍惜此日难得,皇帝在“烟波致爽”这一处近水得月的楼台,召宴文学侍从之臣,直到三更过后,方始传谕散去。

    而月到中天,正是一年月亮最好的时候,因此听得近侍奏报“贵妃在如意洲等着万岁爷赏月”时,皇帝欣然应诺,由“烟波致爽”迤逦而来。

    在皇帝,这是很新鲜的事情。七八年来,年年在避暑山庄度中秋,年年亦都是以召宴文学侍从之臣,作为度中秋的唯一点缀,实在也有些倦了。如今听说以佟贵妃为首,召集各宫妃嫔,奉请皇帝开筵赏月,自是欣然嘉许。

    就在这时候,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带着成年的弟弟、妹妹,来陪侍皇帝赏月。一等太监传报,许多年轻的妃嫔慌忙走避。清朝的家法,妃嫔需年过五十,始得与成年的皇子相见,所以只有德、宜、惠、荣四妃仍然留在如意洲。但佟贵妃虽只四十四岁,因暂摄六宫,身份同于母后,是唯一例外,跟年过五十的妃嫔一样,不须回避。

    这所谓陪伴赏月,其实只是尽一种礼节。妃嫔与皇子难得见面,彼此拘束;皇帝要摆出做父亲的款派,亦觉很不自在。因此,一番周旋之后,诚亲王胤祉领头,跪安退出。这一下,反倒造成了佟贵妃与四妃便于进言的机会。

    “皇子皇孙不厌多,圣祚绵绵,万世无疆。今天花好月圆,更有添孙之喜,奴才略略备了皇上喜爱的膳食,请皇上开怀畅饮。”

    佟贵妃说完,随即有太监抬上食桌来。这是私下小酌,不比正式的御膳,所以样数不多。但也有十六品,分摆了两桌。明黄五彩龙凤的细瓷碗,一律加上银盖子,在清辉流映的皓月之下,显得格外华丽。

    “打盖子吧!”

    佟贵妃一声吩咐,套着白布袖头在侍膳的太监,立即以极迅速的手法,将银盖子揭了开来。皇帝闻到一阵香味,不由得便有了食欲。

    这味有意摆得最近的佳肴,原料是穷家小户用以佐膳的豆腐,但配料极其讲究。全用香蕈、口蘑、松子、瓜子、鸡肉、火腿,细切成丁,和入极嫩的豆腐片中,用浓鸡汤制成,起锅上桌,名为“八宝豆腐”。

    提起“八宝豆腐”,大有来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驻跸苏州织造衙门。织造是内务府出身,名叫曹寅,极意办差,以重金觅得苏州最好的名厨,名叫张东官,供应御膳。上方玉食,自然珍贵非凡,但驼峰、熊掌之类的八珍,亦仅是肥厚而已,若论精致,输于民间富家。

    皇帝极其赏识张东官的手艺,一味“八宝豆腐”,更是食之不厌,每饭不忘,还京之时,甚至将张东官带回京中,赏他五品顶戴,在御膳房供职。每有大臣告老回乡,皇帝常以“八宝豆腐”的制法相赐,但到御膳房取这张法子时,已定出例规,须赏银一千两。

    自张东官病殁,他人照方所制的“八宝豆腐”,始终不合皇帝的口味,或者过老,或者太腻,或者香味不足。慢慢地皇帝就不大点这样菜了。不想十年未尝的美味,忽又出现在面前,闻香味便觉是那回事,再用汤匙舀起来一尝,与张东官所制不相伯仲,如何不喜?

    “难得之至!”皇帝问道,“这是谁做的?”

    “德妃宫里的福子。”

    “朕有赏赐。”

    “有皇上夸奖的话,比什么赏赐都贵重。”

    “话虽如此,到底也让她得点儿实惠。”皇帝向随侍在侧的总管太监说,“赏德妃宫里的福子,多一份月例银子。你传话给她,不必来谢恩,好好当差。”

    “是!”总管太监答应着,自去传旨。

    “奴才替福子谢恩!”德妃蹲身下来,恭恭敬敬地请了个安。

    “你们也都来尝尝,不必拘礼。”

    于是太监另行安置食桌矮凳,众星拱月似的围绕着皇帝坐下,然后由佟贵妃开始,以次捧酒布菜,各致敬礼。

    “你刚才说,我添了个孙子,我没有答你的话。”皇帝向佟贵妃说,“想来你指的是四阿哥得的那个男孩?”

    听得这话,德妃立刻紧张了,抬眼看时,月色正映在皇帝脸上,平静如常,她才略略放心,侧身听佟贵妃如何回答。

    “是!”佟贵妃答说,“四阿哥只有一个男孩,如今再添一个实在是喜事,听说是个大白胖小子,皇上更该高兴。”

    “如果是他身边的人生的,我当然高兴。可惜偷偷摸摸,不成事体。”皇帝感叹道,“平时四阿哥很讲边幅,哪知道,唉!”皇帝摇摇头:“他也三十多岁的人了,教我说什么好?”

    语声甫落,只见德妃站起身来,随即又往下直落,双膝已经着地。“请皇上千万不必生气!”她说,“宽免了四阿哥这一回。”

    “跟你不相干,起来,起来。”

    “是!”德妃答应着,却未起身。

    皇帝知道德妃另有要求,便即说道:“你有什么话,尽管起来说。”

    “是,”德妃这才起身,“奴才叩求天恩,准新生的皇孙,交给四阿哥府里钮祜禄格格抚养。”

    “呃,这是什么道理呢?”

    “钮祜禄格格,八旗世家出身,知书识礼,奴才心想,孩子交给她带,将来才会有出息。”

    这个理由很正大。皇帝向来最讲情理,立刻点头答应:“这话有理!就这么办。”

    德妃大喜,随又谢恩,接着又传胤禛来向父皇磕头。

    “我倒要问你,”皇帝提出一个令胤禛想不到的疑问,“你那个孩子,在娘胎中怀了十一个月才生,你可知道,这有先例没有?”

    胤禛被问住了,思索了一会儿才想起关于老子的传说:“儿子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考证中说,老子李耳,其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这是荒诞不经之谈。此外,儿子浅陋,想不起还有什么先例。”

    “先例甚多,不过未经记载而已。十月怀胎是指其成数而言,或者提前,或者落后,皆是常事。提前便是先天不足,反之便是先天就有过人之处,你这个儿子,倒不可等闲视之。”

    “是,”胤禛很兴奋地答道,“仰赖皇上的荫庇,天语褒许,儿子将来一定要切切实实教导孙儿,做一个不负皇祖期许的有用之人。”

    “对了!哪怕是生来就有爵禄的皇族,也别忘了做个有用之人。像三阿哥招纳贤才,纂修古书,这是于世道人心大有益处的事业,你们都该学他才好。”

    听说夸奖诚亲王胤祉,是雍亲王胤禛心里最不舒服的事。但父皇教诲,唯有用极诚恳的态度,表示接受。

    “那个宫女叫什么名字来着?”

    “叫李金桂。”胤禛低着头回答。

    “你可得好好儿待她。”

    “是!”

    “胤”字辈之下是“弘”字辈,第二个字用“日”字偏旁。胤禛现存的一子名为弘时。金桂所生之子,由宗人府起名弘历(“历”的繁体字写作“曆”或“歷”——编者注)。玉牒上的记载是:“雍亲王胤禛第四子弘历,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于王府,母格格钮祜禄氏。”

    不说生于热河行宫,而说诞于雍亲王府,是不得不然。因为钮祜禄氏并未随扈,如说生在热河,谎就要拆穿了。

    不过,从第二年起,雍亲王妃乌拉那拉氏,以及钮祜禄氏,便年年能够随着胤禛避暑热河。因为皇帝接纳了隆科多的建议,为年长而封了王的几个皇子,都造了住所。胤禛的“赐园”,御笔题名“狮子园”,因为就在狮子山北,碧水回环,苍松夹护,中有“芳兰砌”“乐山书屋”“水情月意”“待月亭”“松柏室”“忘言馆”“秋水涧”“妙高堂”诸胜景。

    在这些胜景中,夹杂着一处绝不相移的原有建筑,并无专名,只称“草房”,这里就是弘历降生之地。

    这座“狮子园”,仅仅稍逊于诚亲王胤祉的赐园。至于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根本就不曾被赐——胤礽连太子都不是了。

    原来太子胤礽,废而复立,立而又废,其事就发生在弘历出生两个月的时候。起初是查得一件贪污案,有个户部的书办,勾结本部的一名司官,完揽税收,额外需索,这本是常有的事,哪知往深处追究,才知道牵连到好些旗下大员,而这些旗下大员,一大半是太子的私人。

    这一来皇帝大为怀疑,严旨彻查,查出来的内幕骇人听闻。据说,太子因为弟弟们都能随扈皇帝巡幸,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唯有他被留在京城,而且皇帝特派亲信监视他的行动,因而内心不快,常有怨言。

    仅止于怨言,不算太大的罪过,还有极其荒谬的举动:沉湎酒色,营私舞弊,派私人到各省去物色美女,搜求珍宝,小小不如意,便以“监国”的身份,加以责罚,以至各省督抚敢怒而不敢言。

    最不可恕的一件事是,一次喝醉了酒擅自闯入大内,调戏同父异母的胞妹。

    这件案子从康熙五十年查到第二年五月才结案。皇帝听说太子如此不成器,心凉透了。到了十月初一,应该颁发下一年皇历的那一天,朱笔废立。这是件大事,却未诏告天下。皇帝的朱谕中说:“前次废置,情实愤懑,此次毫不介意,谈笑处之而已!”这是想通了,只当根本没有生过这么一个儿子。

    然而二阿哥胤礽虽被禁锢在咸安宫,还是有人替他说话,奏请复立为太子。皇帝说道:“建储大事,未可轻言。胤礽为太子时服御俱用黄色,仪注上几于朕,实开骄纵之门。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太宗亦未豫立。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过者。”

    朱谕中又说:“太子为国本,朕岂不知?立非其人,关系不轻。胤礽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而行事乖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长而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轻定。”

    从此,皇帝绝口不提立太子的事。但是世无不死之人,贵为天子,亦不例外,而大位到头来必有归属。皇帝究竟看中了谁呢?

    这是无大不大的一个疑问,也是多少人——包括皇子以及许多想攀龙附凤以求富贵的满汉大臣,不断在反复觊觎观察思考的一个疑问。

    有个看法是很合理的,皇帝心目中尚无中意的人,他只是在默默物色之中。这就是说,每一个皇子,都有继承大位的可能,只看自己的条件如何。或者说,自己的表现,如何才能为皇帝欣赏。

    不管自己的表现如何,有件事是很清楚的,决不可露出觊觎帝位之心。倘或如此,不但会被排除在皇帝考虑继承人选的名单之外,甚至会像大阿哥胤禔、十三阿哥胤祥那样拘系高墙,或者如二阿哥胤礽禁锢咸安宫,或者类似八阿哥胤禩软禁于畅春园侧。

    因此,尽管自问有资格逐鹿的皇子,如三阿哥诚亲王胤祉、四阿哥雍亲王胤禛、九阿哥贝子胤禟等等,以招纳贤才为名,暗蓄奇才异能之士,但表面上均谦恭自持,表示将来只愿为贤王,不敢妄希大位。这一来,皇帝倒真减了好些烦恼。

    到得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皇帝颁了一道上谕,令人大出意外。十四阿哥胤祯(“祯”繁体写作“禎”——编者注),本封贝子,晋封为郡王,并授为“抚远大将军”,受命出征青海。

    十四阿哥是雍亲王胤禛的同母弟,比他一母所生的哥哥整整小十岁,这年正好三十。胤祯向来得皇帝的钟爱,是宫中人人皆知之事。当第一次废太子以后,八阿哥胤禩活动得很厉害,皇帝勃然震怒,降旨将胤禩锁交议政处审理,九阿哥胤禟跟胤禩最好,但自知并不见重于皇帝,唯有怂恿胤祯去讨情,事虽不成,但胤祯在皇帝面前能说得上话,是得到一个明证了。

    可是,钟爱是一回事,赋以重任又是一回事。胤祯能获此新命,自然是皇帝的一种暗示。

    暗示便在“大将军”这个职位上。清朝以武功得天下,当初宗室从龙,以战功定爵位高下,所以“大将军”这个职衔,不轻易授人。除非像皇帝的胞兄裕亲王福全那样,爵位至高,才蒙特授。如今拿十四阿哥胤祯看得跟裕亲王的身份一样重,而且越过八、九、十一、十二、十三诸兄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