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书迷正在阅读:身陷四个徒弟的修罗场、忠犬收割机[快穿]、重生18岁:总裁小妻甜又撩、等等,我上错车了、晨曦追风时、萌妻来袭:大神请接驾、每天都在帮前妻脱单、一胎二宝:冷血总裁的契约娇妻、妄念是你、穿成肥啾后我攻略了大佬
“反常即为妖,不要掉以轻心,我也觉得不太平常……” 沈晏这样应答道,随着越往大山的深处走近,沈晏脸上的表情也收敛起来了,这会儿,沈晏反而没有焦急着前进了,而是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四周,看他们有没有误入到什么迷阵之类的,这一点,温禾也想到了,于是,两人并没有多说话,而是对视了一眼,直接在周围观察起来了。 但却是没有,周围并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别说是阵法了,就连一点儿人的踪迹都没有,不管是温禾,还是沈晏,都并没有任何的发现。 而就在这时,却是有一个撞钟声猛然从大山深处传了出来,并且声音越传越远,越传越清晰,几乎可以肯定,钟声传出来的地方,就在这前方的不远处! “沈晏,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钟声?我并没有听过南大山这边有佛庙?”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沈晏摇摇头道,“但我有种预感,这恐怕是这座南大山会变成这样的突破点,我们过去看看。” 事实证明,温禾和沈晏跟着钟声并没有走过久,他们果然见到了一座建筑物在山顶上若隐若现,从外面的建筑特征来看,果然还真的是一座佛庙,而且从外面看起来,这座佛庙竟并不是什么小破庙,也不是什么最近新建的新庙,而是有一定建筑历史的辉煌庙宇。 这不可能啊,像是这样辉煌的庙宇,又怎么可能像是这样一点名气都没有,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在这边这里还有这样的一座佛庙,而且论外表的宏观度来说,这座佛庙看起来竟比现下最具盛名的华来寺还要辉煌。 但现在再多想,都依旧无法寻到答案,看样子,得要进去才能一探究竟了。 从温禾和沈晏现在的位置到山上的佛庙,距离并不远,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他们便抵达佛庙的大门,现在钟声虽然停下来了,但从门外眺望,果然能看到佛庙里头有一个大撞钟,估计刚刚的撞钟声就是从这口大撞钟里发出的,而且现在这佛庙的大门是虚掩的,并没有锁上,但扯开嗓子叫了好几声都并没有任何人回应,就像是一个空庙,但空庙又怎么可能会有人撞钟? 温禾连连在门口外站着喊了已有五分钟了,边上的沈晏却是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在门口绕了那么一圈,眉头却是越来越紧,见着迟迟都没有人来回应,便干脆用力将大门一推,只听‘吱呀’一声,大门便已应声而开了。 从门外往里望,率先出现在面前的便是前院百步楼梯,而楼梯之上,则是安置着一座大鼎模样的大香炉,便是则是放置着二三十支粗式白蜡,应该就是供香客上仙用的地方,那些白蜡长短不一,有的已经燃尽只剩下那么一点,有的则是几乎还没有怎么用过,只有灯芯的位置有那么一点燃烧过的痕迹。再上面便是佛寺的正厅了,而侧旁也有几件房间,以及通道,看样子,还能通往其他大殿,按此规模来看,恐怕这佛寺不仅有前院,估计还有后院。 而奇怪的是,这佛寺中的植物,并没有像是外头那样被阴气吞噬殆尽,反而是生机昂然,院子中的银杏树的叶子已经变得一片金黄了,好看耀眼至极。可奇怪的并不只有这么一点,而是这前院里并没有多少的落叶,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这就像是有人已经打扫过院子一般似的,完全并不像是一个人都没有的样子,反而像是管理得很好的样子。 这样的反常,都看得温禾和沈晏都有那么几分疑迟,但也就疑迟那么几秒而已,没一会儿,他们便已踏进了佛寺大门,打算好好探查一番,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却在温禾和沈晏踏进这佛寺大门的那一刻,只听猛然一声很微弱很微弱‘叮——’的一声轻鸣。 在这么一瞬间,周围所有的一切全变了,只见原本异常寂静的大山,就像是忽然间活过来似的,山林间的风声、鸟雀声,还有这佛寺内里嚷嚷闹闹的鼎沸人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本还是空无一人的佛寺,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香客满盈了,而且周围嚷嚷闹闹的香客都是穿着偏古式的服装,边上还有小僧人在招待着香客们,而说出来的话,却都不是现代的句式,而是古代的句式。 “沈晏……这是……” “是幻境,我们恐怕误入某个幻境里了,就在我们听到撞钟声的那一刻,恐怕就已经误入幻境中了,而且最为糟糕的是,这么久了,我竟没能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幻境,而且恐怕短时间内,我们都无法走出佛寺。” 说着,沈晏便转头朝着佛寺的大门踏了出去,而没一会儿,沈晏重新踏进来了,脸色变得更为严肃了,“果然,我猜得没错,不搞清楚这幻境的情况,我们就永远被封死在这里,出不去。” 嗯?这是怎么一回事?沈晏刚刚不是已经走出去了么?温禾不由得满脑子都是问号,便是学着沈晏的样子踏出了佛寺大门,但在下一刻,温禾便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果然没有办法走出佛寺,一踏出佛寺,抬头一看,眼见的便是佛寺的放置大香炉的前院,幻境空间无限链接起来了,无论踏出去多少次都是一样的情况,完全封死起来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只能先跟着看看了,这种幻境并不好破,甚至可能说,若不能达成幻境布阵人的愿望,这个幻境可能永远都破不了,而且我们现在的装扮太过显眼了,并不利于我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