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迷正在阅读:[综] 摩拉克斯苏醒之后、蝙蝠家的快乐小狗[综英美]、食仙、木槿烟云 | 年上ABO、裙下之臣(NPH)、疯批孽徒心头宠,清冷仙尊逃迷宫、帝君他明明清冷似月、不做替身后,帝国元帅嗷嗷哭、清冷月光他下嫁了、三十枚银币
要是能在这买个铺子多好。李长安看着周遭清雅的环境。 明月笑道:若是二十九娘想要置办铺子,还是平康坊最好。 平康坊的铺面太贵。李长安叹了口气。 是贵了些,可对咱们这样的人家却也算不得什么。明月对自己主子武惠妃的心思还是了解一些的,也乐得卖李长安一个好,贵人先前偶然和我提起过,二十九娘长大了,也该给置办些产业。 李长安单纯眨眨眼:我才五岁就算长大了吗? 明月看着面前软软糯糯的雪白团子,哑然失笑。 放在一般人家,小女郎都是要等到出嫁时候才给置办一些产业,可天家就不一样了,大唐的公主哪个不是从出生就带着荣华富贵的? 武惠妃的咸宜公主,更是深得圣人宠爱,圣人为了这个女儿更是不顾大臣劝阻将公主封户改成了一千户,更不用说赏赐的其他珍宝、铺面之类,更是数不胜数。 唯一例外的也就是自己面前这个不得帝王宠爱的可怜小公主了吧。 明月眼中带了一丝怜悯之情。 不过等到这位小公主跟了自家主子之后就不一样了 五岁自然不算大人。明月却没有将自己所思说出来,只是轻飘飘绕过了这个话题,心里记下此事,打算等到回宫之后再禀报给武惠妃。 只用一个铺面就能收买人心,这可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写在开头,本文属于架空历史,是小说不是史书,所以和真实历史相比有较大幅度改动: 安史之乱由天宝十四载提前到天宝八载(女主年龄安排原因,原本历史节点时间跨度太长了)。 部分人物年龄改动主要是诗人,毕竟正史里面安史之乱时候王维李白都是老头了我就把王维李白杜甫这些人年龄都给改了一下,改成中年青年。 引用: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第2章 九月的长安还不算寒冷。 李长安想着,她曾看过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有一条就是此时全球气候温暖,适合农作物生长,天灾也不多,十分适宜农业活动。贞观初年大唐人口只有三百万万户,可如今的开元盛世人口已经有一千多万户了,足足翻了三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年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多了能养活的人口就多了。 只是上天一视同仁,这温暖的气候不仅仅是给大唐的,同样滋养了吐蕃,以前贫瘠寒冷的高原也因为气候温暖而变得能够种出来粮食,从而养出了雪域帝国吐蕃。 从太宗时期吐蕃就不老实,想要挑衅大唐,然后就被武德充沛的唐太宗用五万唐军打他二十万军队打得鬼哭狼嚎,吓得松赞干布立即俯首称臣,松赞干布可不是一开始就想给唐朝当儿子的,是被打懵了才忙不迭到大唐来求娶的文成公主。从太宗时期一直到现在,唐朝都还没觉得吐蕃是个值得重视的对手。 不过攻守之势很快就要变了。 等到安史之乱,吐蕃就会趁机控制陇西十八州和安西四镇,还会攻陷长安,把安禄山没杀干净的宗室再杀一遍。 天下这么大,她该往哪跑才能躲过这道道死劫呢? 李长安收回了思绪,不再思考以后,反正还有十几年呢,到时候她就长大了。 大人能做的事情比小孩子多多了。 二十九娘,到地方了。马车停在了一处颇为清净的书斋前,明月先下了马车,而后对着李长安张开双臂要抱她下来。 李长安脸颊一红,嘟囔着: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用抱了。 可她的腿的确够不到地面,只能红着脸任由明月把她抱下马车。 面前这座书斋名为故本斋,是长安最大的书斋,来来往往的多是文人墨客和富家子弟。 书可不便宜,普通百姓买不起,也没心思看。 李长安年纪小,大摇大摆走进书斋倒是引来了几道好奇的视线。 这个年纪的小娃娃,能认几个字都说不准,竟还逛书斋来了,也不知是哪家的女郎。 不过来此处的人多是投诗而来,也没人有闲心来管闲事。 故本斋入门就是一个广阔大厅,厅中摆放着许多木架,木架边放着小桌,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有一部分木架上已经悬挂好了诗篇,还有一部分却是空空如也,等着自觉有才气之人写下自己的诗篇挂上去。 这些诗篇会在这里挂上十日,真正惊艳之作会经由来此的文人墨客口口相传,一诗成名,而写的太差的诗也会被文人们围观嘲笑。 美名亦或骂名,就在一屋之中。 诗作之间有不少人在穿梭评鉴,李长安也拉着明月的手钻入了诗海之中。 明月任由李长安拉着她的手到处乱看,这已经不是李长安第一次来此了,半年前那一次出宫她本是带着李长安逛一逛庙会,可逛着逛着不知何时就逛到了这故本斋外,顺势就进来看了看,可谁知李长安来了一次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往后再出宫,倒是次次都要来此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