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高阳古今小说(全6册)在线阅读 - 桃花扇

桃花扇



    乱世人命不值钱,而且水流湍急,逃难的人想救也不能。只见苏昆生一个身子时沉时浮,直往下游漂了去。

    漂不多远,遇着一只泊在柳荫下的船,苏昆生仿佛听见有女人在喊:“驾长,驾长!行行好,把那个人救上来!”

    真正是遇救了!苏昆生只觉得突然间头发一紧,痛彻心肺,悠悠晃晃的三魂六魄,重复归窍——船家抓着苏昆生的发髻,将他拖上了船,覆在船舷,使劲压腰。苏昆生呕出许多水来,眼珠能够翻动了。

    “还好,还好,活着!咦,”那女声显得惊诧,“这不是苏师父?”

    苏昆生也觉得声音好熟,张开昏花双眼来看,仿佛是李贞丽,但如何不是珠围翠绕,竟是贫妇打扮?只怕不是!心里转着念头,却苦于气息微弱,还说不出话来,只又将眼闭上了。

    “驾长,驾长!莫非他又死过去了?”

    “不碍了!落水的人,魂灵还不曾归窍,且让他息一息,灌一碗姜汤下去,才开得了口。”

    “果然是贞娘!”苏昆生说,“不想在这里相遇,又不想是你救了我一条老命。贞娘,你如何落得这般光景?”

    “唉!说来话长。”李贞丽叹口气,“苏师父,你怎的在这里落水?”

    “我也是说来话长。”苏昆生一身湿衣,冻得发抖,“好冷!”

    这就无暇叙旧了,李贞丽唤船家将他领入后舱,脱下湿衣服,裹衾而坐。然后取了一块碎银子,嘱咐船家上岸,设法买一身旧衣服,再沽一壶酒来。

    于是苏昆生便隔着舱壁,与李贞丽互谈行踪。他略略叙了此行的经过,便即问道:“贞娘,你既入田府,如何又在这里?”

    “唉!当初母代女嫁,原也觉得老死风尘,不是回事,想觅个归宿。谁知大妇不容,初到的那天,就受凌辱。”李贞丽用哭声说道,“半夜里把我揪了出来,一顿毒打,几乎半死,至今伤痕还在。”

    “可怜,可怜!”苏昆生大为不忍,“那田仰莫非就眼看你受雌老虎的荼毒,也不替你出头?”

    “出什么头?老头子自己都顶灯台跪了一夜。第二天勒逼之下,将我赏与一个老兵做妻房。唉!”李贞丽黯然长叹,“想起在秦淮河的日子,就像一场梦。”

    苏昆生也是嗟叹不绝,而且又上了一桩心事。李贞丽彩凤随鸦,也须替她做个打算,因而问道:“既是转嫁,贞娘你如何又在这条船上?”

    “这是漕标的报船,老兵上岸下文书去了。”李贞丽问道,“如今我也要寻着侯相公,方能替我做主。只是茫茫人海,哪里去觅他。”

    “贞娘,你休着急!等我慢慢来想个计较。”

    纵是兵荒马乱,干戈流离,也还不忘苦中作乐,方排遣得了这前路茫茫,朝不保暮,想起来便揪心的岁月。因此,徐州虽是危城,百业萧条,只有酒楼茶馆,却与旅舍跟车船牙行,一样的生涯鼎盛。

    苏昆生讲妥了一家闹市的茶馆卖唱,门口贴出梅红笺的海报,大书:“固始苏昆生清唱候教,日夜两场。”

    日场过午就开始了。苏昆生头戴方巾,身穿海青,手摇折扇,踏上歌坛,先自四下打量了一遍,然后拱手说道:“在下苏昆生,落拓江湖,投老思归。谁知鼙鼓声急,硬生生敲断了归梦。进既不能,退亦不可,客里光阴,着实难堪。聊献薄技,娱宾兼以自娱。只是又无弦索,又无箫管,自敲着檀板,独口清唱。客官休嫌乏味,只当我苏昆生别创一格的吹箫吴市。”

    也真有慷慨的人,听到“吹箫吴市”这句话,便有人抛过来一块银子,恰好落在苏昆生脚下,捡起来一掂,约莫有五两重,倒觉得沉重得无法承受了。

    “这位客官,如此厚赐!”他双眼润湿了,“教我何以为报?”

    “说什么报不报?”那人是个赤红脸,须眉虬张,仪观甚伟,扯开一条黄钟大吕的嗓子嚷道,“这世界,哪个不亏负了人?闲话少说,大家都是慕名来听你唱曲的,休白耽误了工夫。”

    语言不甚客气,却是实在,苏昆生拱手答道:“见教得极是。看客官不是喜欢那‘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待我伺候一阕‘逃海’。”

    这是苏昆生见他的容貌,仿佛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触机想起《红拂记》中的曲文。“逃海”一阕,苍凉悲壮,必合此人的脾胃。

    果然,那人微微颔首,凝神侧耳。苏昆生微咳一声,击板唱道:

    “一鞭残角斗横斜,猛回头壮心犹热。帝星明复隐,王气见还灭。漫自评骘,打叠起经纶手,王霸业。逶迤山径堕黄叶,雁外流霜月。迢迢去路赊,地北天南,梦魂难越。无端车马叹驰驱,从征又与家乡别。

    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恨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只因为,自认做丰沛豪杰,因此上,小觑了韩彭功烈。所事撑达,与他争什么凤食鸾栖?我自向碧梧中,别寻枝节。

    摇落长途里,西风分外冽,秦娥梦断秦楼月。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柳色年年伤别,西望长安,哪里是云中宫阙?

    空打熬……”

    正唱得凄凉激越,满座如醉如痴之际,忽然有人失声长号,打断了歌唱,带来了惊愕。都转脸看时,是那赤红脸的汉子,掩着脸,踉踉跄跄地痛哭而去。

    “是怎么了?”

    彼此相顾低问,无人能够回答。但想一想也就明白了,那人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多半是为了“西望长安,哪里是云中宫阙”这句曲文,想起北面的胡地衣冠,忍不住生出亡国之痛。

    “倒是我的不是了!”苏昆生尴尬地说,“待我另外伺候一段,博诸公破颜一粲。”

    苏昆生特为挑了《东郭记》的一段来唱——这本传奇,别开生面,明是骂那“墦间乞余”、骄其妻妾的无耻齐人;暗中是骂魏忠贤的阉党干儿。全本四十四出,出目都用《孟子》上的话。他此刻所唱的一出,名叫“钻穴隙”,描写齐人“偷”他小姨的光景:

    “嫁得夫君豪壮,会温存更复情长,所恨情儿太广,偷觑姨娘。妆台边、枕簟上、绣帘旁。

    忽来天上,幸得嫦娥傍,含羞上床,妖艳真无双。更有姨娘,知趣长陪讲。娇模样,令人怀想。喜吾妻不甚防。春寒已往,新夏神情爽。

    心儿暗伤,不奈这风魔状!怪那儿郎,冷处来挑讲。他情儿广,令人悒怏,我时时泪几行。

    想着他朝朝绣户把人张,眼去眉来直恁忙。恨当初不共效鸾凰,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

    见了俺亲亲姐姐日浓妆,静夜相偎共玉床,有时携手出兰房,不禁冷眼生凄怆。妹自孤单姐自双!

    为觅红芳,俏俏轻轻过画堂,斜凝望,那多娇可是试兰汤?解罗裳,金莲倚处香飘荡,玉体窥时室渺茫。寻方向,那门边隐隐些儿亮。钻他明朗,钻他明朗。

    不住姨娘,语语声声意态狂……”

    正唱得起劲,听得有趣,苏昆生忽然停了下来,道声:“献丑,献丑!”便待下坛。

    “怎的不唱了!”台下有人抗议,“勾起人的兴致来,凭空又闪了去,却不是作弄人?”

    “正是!昆生,你接着唱。”

    说话的是侯方域——苏昆生原是弄的玄虚,只为徐州城太大,人海茫茫,不知哪里去觅侯方域。因而以卖唱为名,挂出幌子。他心里琢磨,除非侯方域不在徐州,万事全休,不然,一定会闻风而至。如今果然收效了。

    侯方域见他辍唱,知道是为了急着要跟自己见面,已经相遇,不争此一刻,所以那样说法。苏昆生有他这句话,自然放心,便依言将那出“钻穴隙”唱完。茶博士还在拿着簸箩替他敛钱,他却顾不得了,匆匆走到侯方域面前,拉了他就走,走到门外,将那张海报扯了下来,揉成一团,顺手抛掉。

    “怎么?”侯方域问道,“不‘候教’了?”

    “原是候你的教!”苏昆生说,“寻得你好苦。”

    “噢,”侯方域愕然,“你特地来寻我?何事?”

    “说来话长。且到贞娘船上叙话。”

    侯方域越发诧异,张眼望了一下,拉着苏昆生说:“来,来,且借这酒店坐一坐,细细说与我听。”

    于是借酒店的座头,苏昆生从香君守节谈起,一直叙到巧遇贞娘,将个侯方域听得傻了。

    “听来真似一本传奇。”侯方域定定神,将苏昆生的话细想了一会儿,想起一件大事:“那柄桃花扇呢?”

    “在贞娘船上。”

    “船在哪里?”

    “在城外。”

    那只漕标报船,就泊在南门城河,上得船去,相见如梦。少不得又是苏昆生叙一遍遇侯方域相见的经过。贞娘又惊又喜,只是心里乱糟糟的,千言万语,不知说哪一句好。

    “罢,罢,如今且商量行止。”苏昆生说道,“我也回不得家乡了,依旧转回南京。侯相公,你呢?”说着,取出那柄扇子,交到侯方域手里。

    一见鲜血点染的桃花扇,侯方域又怜又痛,神魂飞越,只是回忆着媚香楼头的旖旎岁月,竟忘了说话。

    “侯相公,我出门的时节,香君说道:‘千愁万苦,俱在扇头。’你休辜负了她那一片痴情。”

    “我不敢!”侯方域惶恐地答说,“哪怕阮大铖罗网再密,我也要赶回南京去见一面。贞娘,你又如何?”

    “我自然也想念香君。只是——”

    只是那老兵牵缠,身不由己。苏昆生懂她的意思,便即说道:“那位总爷,倒是老实人。你看,昨日见面,跟他说要移船回城,寻访侯相公,他便移船到此。我看是个好商量的。”

    “如何商量?”

    “与他几十两银子,劝他另娶一房妻小。”

    “说得是!”侯方域连连点头,“夫妇总要匹配,彩凤随鸦,凤既委屈,鸦亦非福。还是劝他另娶的好。”

    “好是好!”李贞丽软口气,“唉!就一样不好。”

    “怎么?”

    “哪里来的几十两银子?”

    “不要紧!”侯方域看一看天色,“事不宜迟,我趁早进城去一趟。”

    “进城,”苏昆生问道,“去借银子?”

    “对了!两三百两银子还借得着。”

    “既如此,我随侯相公一起进城。”苏昆生说,“先觅定了住处。等一谈妥,贞娘便好离船,大家住在一起,再商量行止。”

    诸事顺利,到最后却出了难题。官府“封船”,溃兵乱抢牲口,要觅代步之具,却如登天之难。

    “失算了!”侯方域说,“早知如此,倒不如借他的报船一用。”

    “真的无法,只有偏劳这两个伙计。”苏昆生拍拍腿说,“只是贞娘小足伶俐,如何吃得起这长途跋涉之苦?”

    相对无语,一筹莫展,唯有以酒解愁。

    侯方域一面喝闷酒,一面在心里盘算,好久,问出一句话来:“贞娘,你可会骑马?”

    “哪里会?!”

    “这就无法了!男女共骑,有伤风化。”侯方域说,“不然,我设法去找两匹马,总还办得到。”

    “侯相公,”李贞丽说,“只有这么办,你弄匹马先回南京,我跟着苏师父,设法随后赶来。你看可使得?”

    “只好如此!”侯方域站起身来,“我去找马。”

    一到南京,顾不得先投客店,侯方域就策马直奔媚香楼。叩了半天的门,方始有人来应接。一见之下,大为诧异,应门的是个儒生打扮的老者。

    “尊驾何事?”

    侯方域不知如何回答,愣了一下问道:“足下贵姓?”

    “敝姓蓝。”

    “蓝?”侯方域皱着眉说,“这是我香君的妆楼,足下如何寓此?”

    听得这一说,姓蓝的神态不同了,“尊驾,想来是侯公子?”他问。

    “不敢。归德侯朝宗。”

    “果然是侯公子,幸会,幸会。我是蓝瑛。”

    侯方域也深感意外。这蓝瑛,字田叔,是鼎鼎大名的画士,久想识面,谁知竟在这里邂逅!“原来是蓝田老!”他很高兴地说,“真是幸会。”

    “彼此,彼此!”蓝瑛拱手肃客,“且请上楼叙话。”

    到得媚香楼上一看,光景大异昔时,最触目的是当窗一张大画桌,壁上悬着好些画稿。看样子这位画师住在这里,已有了些日子了。

    “蓝田老,我实在不明白,你怎的住此?”

    “原是兵科杨龙友为我安排的住处。”蓝瑛答道,“我与杨龙友笔砚至交,听说他得意南都,特为从杭州买舟来访。龙友倒是故人情重,着我暂时住在这里,趁新贵满朝,着实好卖几张画,做逃难的盘缠。这是俗不可耐的算计,侯公子你休见笑。”

    “不敢,不敢。”侯方域紧接着问,“然则我那香君呢?”

    “听说选进宫去了。”

    就这一句话,在侯方域便如焦雷轰顶,震得支持不住,颓然坐倒。蓝瑛见他神色大变,仿佛盛暑天气,突然中恶似的,也是吓得心头乱跳。

    “侯公子,你……你是怎么了?”

    “咳!”侯方域长叹一声,摇摇头不答。

    他哪里有心情跟这初见的朋友,细说究竟?一路来,马上梦中,朝思暮想,无非香君的一颦一笑、万千风情。一遍遍打算着,憧憬着,模拟着,是要与香君执手偎肩,细诉别后相思,谁知人去楼空,而且宫墙高峻。若说侯门如海,那宫门便是一座南天门。大海捞针,还可碰一碰运气,人在天上,便如仙凡路隔,除却梦中,何处相会?

    这样一面想,一面便觉得魂飞天外,浑身冷汗淋漓,像是要虚脱的样子。蓝瑛越发着慌,急急唤来书童,相偕走到厨下,七手八脚地弄来一碗红枣姜汤,捧到楼上,看侯方域的神气却是好得多了。

    “侯公子,请喝了这碗汤,定定心。”

    “生受你。”侯方域颤巍巍站起身来,“我先告辞。”

    “不行,不行!”蓝瑛也是热心肠的人,极力劝阻,“你身体虚弱,且将养一会儿。”

    “实不相瞒,我须去打听香君的消息,不然寸心无主,坐立不安。”

    “向哪里去打听?”

    “自然是到杨龙友那里。”

    “这又何必亲自劳驾?”蓝瑛说道,“着人去请了他来,不一样吗?”

    一句话提醒了侯方域,再想到自己是阮大铖要得而甘心的人,踪迹能隐藏,自然要隐藏,于是他拱拱手说:“既如此,就费心了。”

    “小事,小事!”蓝瑛吩咐他的书童,“你去请杨老爷。只说有位杨老爷非见不可的贵客到了,请他即刻命驾。”

    相见惊喜,但一提到香君,彼此都黯然了。

    “只为圣上感于‘万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几见月当头’,今年元宵佳节,要选一班好角色来搬演阮圆海的《燕子笺》。礼部把曲中各妓,都传了去过堂。香君自然列名,自然中选,送入熏风殿,圣上亲挑又挑中了,派做正旦的角色。圣命难违,侯兄,你就提慧剑斩断了情丝吧!”

    这一缕情丝系着侯方域的心,若是斩断了,寸心飘荡,丧魂落魄,如何使得?五中如焚的侯方域不理他的劝告,只问:“香君如今在哪里?”

    “自然是在教坊司。”

    “不是在宫里?”

    “不是。”杨文骢说,“只是常到宫里承应差使。”

    坏了!侯方域暗暗叫苦。弘光帝好色如命,香君既然常到宫里承应差使,难免奉召侍寝,只是这话问不出口。

    “侯兄,”杨文骢看他容颜惨淡,仿佛索然无生趣的神色,心中大为不忍,便改了主意,不再劝他抛开香君,先安慰他说,“你休心急,容我缓缓图之,让你跟香君团圆。只是定不得准日子,你须耐心等待。”

    这是好意,但侯方域却生了疑心。如说香君常到宫里,必承雨露,万无再落入民间的道理。说不定是杨文骢自己将香君藏诸金屋。

    然而这话也问不出口,须得设法迂回试探。

    心意一动,便有了计较。他指着壁上所悬的一幅《桃源图》问道:“这是替哪家画的?”

    “大锦衣张瑶星先生,新修起一座松风阁,要裱做照屏的。”

    “高明得很,位置点染,别开生面。”他搓一搓手说,“我倒技痒了!”

    蓝瑛愣了一下,会过意来,大喜离座,长揖到地:“若得侯公子品题一番,足为拙画生色。”

    “不怕写坏了,我就献丑。”

    “哪里,哪里。求之不得。”

    于是蓝瑛一面命书童磨墨,一面亲自将那幅画取了下来,平铺在画桌上。侯方域拈笔在手,细细端详了一番,在那空山烟云、渔郎遥指的左上方空白处,落笔写道:

    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哪得便迷津?

    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

    写完诗又落了款:“归德侯方域题。”然后放下了笔,回身看着杨文骢。

    蓝瑛方待赞扬两句,话到口边,愕然而止,因为杨文骢的神色有异,是生气的样子,不知为了什么。

    为了侯方域的那首诗。杨文骢一看就明白,渔郎是指谁?诳指空山,留取自避,言外之意,极其明显。不能不有所辩解。

    “侯兄,渔郎并未诳指,只是桃源路隔,可望不可即而已。”

    “然则何以谓之为‘缓缓图之’?”

    “我是以鹊自拟,痴心想搭起一座桥来,好教织女牛郎相会。谁知牛郎竟是狗咬吕洞宾!”

    这一说,侯方域既感且惭,改容相谢,“骂得好!”他带着窘笑说,“原是不识好人心!”

    听这么说,杨文骢自是释然,一笑丢开,换了个话题:“侯兄,你可知道,陈、吴两公又到金陵来了!”

    “你是说定生、次尾?好极了,好极了!”侯方域很高兴地问,“他们下榻何处?我有件大事待与定生细谈,你听了一定也欣慰。”

    “什么事?请快说。”

    “等一等。等见了定生细谈,省得我一番话做两番说。”

    “既如此,我们就走吧!”杨文骢说,“他住在二酉堂。”

    天下书籍之富,无过金陵;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三山街;三山街书客之大,无过蔡益所。他开的一家书铺,就叫二酉堂。二酉是指湖南沅陵大酉、小酉二山,相传这两座山洞中,藏书极富。蔡益所所发售的书,上至经史,下及唱本,无所不有,确不愧“二酉”的嘉名。

    当然,生意最好的是子午卯酉的大比之年。这年岁次乙酉,虽在国破家亡之时,依然不废开科取士的盛典。只是考试只重太祖高皇帝与刘伯温所创意,而到成化年间格式大备的八股文。也因此,三场考试仅重考八股文的头场。说是只要把“宇宙者天地之乾坤”这一套陈腔滥调弄熟了,就能中举,固不免过甚其词。但揣摩风气,却是下场的举子,在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

    所谓“风气”是文章的文气。这几年流行华腴典丽,过几年又会注重清瘦峻峭,揣摩得法,便能高中。

    揣摩要有范本,称为“刻本”。刻本一共四种,第一种称为“程墨”,是每一科主考的文章及下场举子闱墨的精华合刊而成;第二种称为“房稿”,是十八房考官所作;第三种称为“行卷”,是举人平日的窗课选萃刊刻;第四种称为“社稿”,是各文社会课之文。

    这四种刻本,最重要的是“房稿”。但在“复社”全盛时期,却是复社的社稿特受重视。如今东林正人君子为马、阮所仇视,复社好几年不刻社稿了,所以依然是房稿最吃香。

    各大书铺,三年一次的大生意,就刻印房稿发售。房稿要评要选,多请文名最盛的人主持,名之为“操选政”。蔡益所这年请到了两位大名士操选政,就是陈定生跟吴次尾。他们俩就住在二酉堂楼上,做蔡益所的上宾。

    杨文骢陪着侯方域安步当车,到了三山街,老远就看到二酉堂门庭若市。走到门前,但见高悬一张方幅红笺,右面四个大字:“复社文开”;左面另有一行小字:“壬午、癸未房墨合刊”——壬午是上一科乡试之年,癸未是紧接下来的会试之年。

    伙计听说是“陈相公、吴相公”的朋友,急忙放下手里的生意,引领上楼——楼上别有天地,中间一张大长桌,一头堆积文稿,一头罗列酒肴。陈定生一手执笔,一手持杯,念念有词地振笔疾书,听得楼梯声响,回头一看,喜逐颜开地起身迎接。

    “啊,啊,朝宗!龙友也来了。”陈定生问,“哪一天来的?”

    “今天刚到。”

    “不是说你参史公之幕,想来是有公干?”

    “什么公干?说来话长。”侯方域四面看了一下,“次尾呢?”

    “拜客去了。休管他。”陈定生问道,“上江消息如何?”

    “消息不好。骄兵悍将,自相倾轧,一时也说不尽。唯有一事,可以告慰,贞娘不日就要回金陵了。”这一说,不但陈定生,杨龙友也深感意外,“怎的!”他问,“你从何得知?”

    “是我亲自相遇,还料理了她的‘婚事’,如今又是自由之身,可以跟定生做伴了!”说罢,拿起酒杯,浮一大白。

    于是侯方域将与苏昆生、李贞丽的一番意外遭遇,细细说了一遍。不但陈定生大为欣慰,连杨文骢亦喜不可言,自道可以借此补过,极力劝陈定生将李贞丽携归宜兴,别营香巢。

    “到时候再看。此时此地,祸福不测,凡事做不得自己的主。”

    一语成谶,果然祸福不测。

    这天是侯方域到金陵的第五日。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他每天都到二酉堂,与陈定生、吴次尾盘桓。那天下午正在把杯论文,谈得起劲时,只听楼下鸣锣喝道——这是不足为奇的事,每天都有显宦从三山街经过,陈定生与吴次尾也对这些声音听得多了,并不在意。奇的是,锣声及门而止,不能不令人注意,莫非有官员到二酉堂来拜客?要拜,不会拜蔡益所,当然是拜他们三个人中的不知哪一个。

    都猜错了!这个显宦是为“复社文开”四个字所吸引停轿的。而且这个显宦也是他们所万万想不到的:新升兵部侍郎,特赐蟒袍玉带,钦命防江的阮大铖。

    他到三山街是来拜访佥都御史越其杰,一眼发现那张朱笺,即时吩咐停轿。“长班,”他喊,“把那张什么‘复社’字样的红纸,揭来我瞧。”

    一看之下,不由得就勾起了新仇旧恨,而且迁怒到蔡益所,当时便传管理地方的“坊官”。

    “这个什么复社的陈定生、吴次尾,是东林后起,与周镳、雷演祚同党,朝廷正在访拿。”

    “喳!”坊官响亮地答应。

    “还有这个书客,居然敢留他们选书,真正大胆之极!替我先拿了来。”

    阮大铖没有想到陈、吴二人就住在二酉堂楼上,所以只传拿蔡益所,当街询问。

    蔡益所虽是书商,见过许多达官贵人,所以并不畏惧,到得阮大铖面前,从容说道:“小人蔡益所,并未犯法。”

    “你刻什么‘复社文开’,犯罪不小!”阮大铖喝道,“还敢嘴犟!”

    “这是乡会试的房墨,每年都要选一部的。”

    “目下访拿逆党,功令森严,你是书商,总识得字,难道不看朝报?”

    朝报是看的,只为陈定生、吴次尾是大名士,当朝显宦,无不尊礼,所以蔡益所也就不放在心上。如今看阮大铖翻脸要公事公报,不由得有些着慌。

    “哼!谅你也无言可答。还不从实招来,为何容留逆党选书?”

    “这不干小人的事。”蔡益所心想,且先自己脱身事外,将来才好在外面设法营救陈定生、吴次尾,所以便推脱着说,“是两位相公自己走了来的。”

    “如今在哪里?”

    蔡益所倒还想遮掩,偏巧陈定生推开楼窗望了一下,便有认得他的人多嘴,手一指说:“那不是陈相公?”

    “原来就在你楼上。好得很!坊官!”阮大铖说道,“你派人看守,不许走脱一个。访拿逆党是镇抚司的专责,速速派人去递报单,叫他派校尉来拿人。”

    说完,便上轿要走,轿夫刚抬上肩,只听有人喊道:“停!停!”

    停下来一看,是陈定生、吴次尾、侯方域。他们在楼上听得阮大铖的话,大为生气,联袂赶来,要跟他讲理。

    彼此虽从未叫应过,却都是认识的,但彼此亦都装作不识。首先是陈定生抗声说道:“我们有何罪过,要派人看守?你这位老先生,不畏天地鬼神了?”

    阮大铖十分沉着,“为何动公愤?”他拱一拱手,“请教三位尊姓大名。”

    一个个坦然报了名字: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

    “原来就是你们三位。”阮大铖得意地看一看自己的蟒袍玉带,“下官阮大铖。三位都来认一认。”

    看他这副得意忘形的小人神态,吴次尾斜睨着他说:“原来你就是阮胡子!敢莫想来报仇?”

    “管他报仇不报仇?”陈定生便来扯住轿杠,“拉他到朝门外,讲讲他素日的行径。”

    “不要忙!”阮大铖冷笑,“自然有你们讲的地方。那不是来了?”

    抬眼一看,四名着白靴的镇抚司校尉,手持锁链铁尺,一阵风似的赶了来。陈定生将手一松,阮大铖的轿子飞快地抬走了。

    “谁是蔡益所?”领头的校尉问。

    “在下便是。”蔡益所问,“有何贵干?”

    “我们是‘驾上’来的。快领着拿人。”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所以锦衣卫镇抚司自称“驾上”,捕人的文书便叫“驾帖”。此时却不曾带驾帖来,只说:“拿陈、吴、侯三个秀才。”

    “都在这里。有话过来说。”

    镇抚司校尉向来不讲理,也不容人分辩。陈定生的话还没有完,一条链子已经飞了过来,套在颈项上了。

    “到衙门里去说!”

    三个人都被锁拿走了。正好苏昆生来探望,听蔡益所一说经过,匆匆忙忙赶到锦衣卫去打听消息。

    这一案归锦衣卫的仪正张薇管。此人的父亲叫张可大,曾任登莱镇总兵官。毛文龙叛变时,他与巡抚孙元化双双被害。由于这殉国的功绩,张薇被授为锦衣卫千户,积资升到仪正。虽是武官,而且锦衣卫多行丧天害理之事,但这张薇却是出淤泥而不染,平日正直慕义,喜亲翰墨。眼看朝政日非,在郊外修起三间松风阁,正在做弃官归隐之计。就为了周镳、雷演祚一案,马、阮挟仇,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张薇深知其冤,打算相机援救,因而迁延未决。

    这时听说拿到三名逆党,不敢怠慢,升堂提人,一看都是衣冠楚楚、书味盎然的人,便叫:“拿报单来看。”

    报单上只说:有人结社朋谋,替周镳、雷演祚行贿打点。只看这个案由,心里明白,又是冤屈的案子。

    “你们叫什么名字?因何结社谋逆?”

    “犯生陈贞慧,南直隶宜兴人。不合在蔡益所书坊选书,并无别情。”

    “犯生吴应箕,”吴次尾接着也说,“南直隶贵池人。不合与陈贞慧同事,并无别情。”

    “你呢?”张薇指着侯方域问,“你叫什么名字?也是一起选书的吗?”

    “不是。犯生叫侯方域——”

    “你就是侯方域?”

    “是!”侯方域说,“犯生河南归德府人,游学到京,与陈贞慧、吴应箕文字旧交,才来拜望。一同被拿,并无别情。”

    “你可曾题过一幅蓝田叔的画?”

    “啊!”侯方域想起来了,原来张薇就是张瑶星,便点点头说,“是的。”

    “失敬了!”问官向犯人拱手,“前日所题《桃源图》大有见解,领教,领教!这事与你无干。请一边等候。”

    “多谢开脱。”侯方域长揖说道,“我这两位知交,原属无辜,并求开释。”

    “陈、吴两位,我慕名亦久。待传了蔡益所来,我自有道理。”

    于是吩咐“押候”,暂且退堂。侯方域原可恢复自由,但同在患难,不肯独善其身,陪着陈定生和吴次尾,一起被押在锦衣卫。

    狱中一住半月,毫无动静,侯方域知道,这是出于张薇的维护。而掌管锦衣卫刑狱的镇抚司冯可宗,也算是良心未泯的人,所以网开一面,不加刑罚。但消息隔绝,吉凶莫卜,这份闷得透不过气来的滋味,也着实难受。

    侯方域唯有觅句排遣,一日一诗,没有纸笔记载,寻块石头磨尖了当铁笔,都刻在墙上。刻到第二十天上,狱卒敲敲铁栅围喊道:“侯相公,有你的相好来会你。”

    抬眼看时,一张麻脸,正是衔命投书,一别多时的柳敬亭。

    “柳老,柳老,”侯方域惊喜交集,“想不到是你来相访,却又是在这里相会!”他又急急问道:“外面消息如何?”

    柳敬亭带来的消息很不好,宁南侯左良玉,终于举兵东下。是他的门客胡以宁的献计——为了师出有名,胡以宁假造了系在狱中的“太子”的血书手诏,诏令率师救驾。左良玉亦假作奉诏,设坛而哭,洒血誓师,然后领兵自武昌顺流而下,中军座船上挂起两面旗子,一写着“清君侧”,一面写着“定储位”。

    由武昌到南都,必须经过九江,这是一道紧要关口。怕九江总督袁继咸阻挠,胡以宁便又以“故人”的身份,带着假血诏到九江,骗袁继咸出兵会师。这样部署好了,才一面上疏论劾马士英和阮大铖的罪状,一面传檄各处,表明兴兵原因,说是“本藩先帝旧臣,招讨重任,频年痛心疾首,愿为鼎边鸡犬以无从。此日履地载天,誓与君侧豺狼而拼命”。自道“申明仁义之令闻,首严焚戮之隐祸。不敢妄杀一人,以伤天心;不敢怠忽一日,以忘王室。义旗所指,正明为人臣子,不忘君父之心。天意中兴,必有间世英灵,矢翼皇明之运。泣告先帝,揭此心肝,愿斩贼臣之首,以复九京;还收阮奴之党,以报四望”。

    “贼臣”马、阮,自然大惧。同时警报亦不止长江上游一处,北面南下的清兵,自归德分道,一路向亳州,一路攻碣山、徐州,八百里间,没有一处抵挡的官兵。在前线的史可法,告警的文书,雪片似的飞向南都。

    但是,马士英所能调动的人马,都派到西面去了,黄得功、刘良佐各离原来的防区,堵截左良玉。另外,以朱大典为兵部尚书,方国安佩镇南将军印,为前敌总指挥。因此,对于史可法的乞援,置之不理。

    于是,史可法的话说到尽头了:“上游不过欲除君侧之奸,原不敢与君父为难。若北兵一至,君社可虞,不知辅臣何意,蒙蔽至此?”所谓“辅臣”,正是“君侧之奸”,是左良玉所在清除的对象,当然先顾自己的身家性命要紧,所以任令清兵如入无人之境,攻占亳州,继下泗州,渡过淮河,长驱直入。正行军到天长的史可法,率随骑数骑,仓皇回到扬州,闭城作固守之计。

    左良玉兵到九江,约了袁继咸在湖口相会,共商入京之计。哪知筵宴初起,只见九江城内,火光烛天,左、袁二人大惊失色,赶紧传令打听——是袁继咸的部将郝效忠、郭云凤,勾结左良玉的养子左梦庚,纵兵大掠九江,放起一把大火。

    但是,来探报的人,却是袁继咸部下,只说是左梦庚领兵攻破了九江。

    左良玉原知道他这个养子,有不逞之心,一路约束,而终于还是闯出祸来——这个祸闯得不小,不但檄文上的那些话,完全落空,论眼前便对袁继咸无法交代,急痛之下,口吐狂血。衰病侵寻的七十老翁,何堪受此打击,顿时奄奄一息了。

    “逆子,逆子,陷我为反叛之臣!临侯,”他执着袁继咸的手,凄然垂泪,“我负你了。”

    话完气绝。所有人马归左梦庚统率,他劫持袁继咸东下,在坂矶为黄得功阻遏了攻势。然而马士英还是不放心。

    四月十九,弘光帝召集“御前会议”,研商战略。马士英仍旧坚持主防左军,但是请求备兵淮扬的却占绝大多数。

    “左良玉原不该兴兵进逼,不过看他当初本上意思,原不曾反叛。如今该守淮扬。”弘光帝很有决断地加了一句,“江防兵不可撤!”

    话刚完,马士英满面通红地抬起头来,指着主守淮扬的那班臣子,厉声说道:“这些都是左良玉父子的死党!他们蛊惑陛下,其言绝不可听。臣已调黄得功、刘良佐从江北渡江,防守采石矶。宁可君臣都死于清,不可死在左军手里。”他瞪大了双眼,患了失心疯似的狂喊:“有异议者斩!”

    君臣相顾失色,一场“御前会议”就此草草终场。

    听罢柳敬亭的陈述,侯方域忧郁地抬眼问道:“照此看来,扬州怕是守不住了?”

    “那还用说?”柳敬亭忽然变得兴奋了,“抛开国事谈香姐。侯公子,你知道我为何来探监?”

    “多承不忘患难,特来探视,感激之至。”

    “不是,不是!见一面,有何意味。等我来说与你听——”

    他扳着手指说了两件事:第一件,苏昆生已陪着李贞丽,重回秦淮;第二件,香君已被释出宫,但只是暂时的,教坊司转达上谕:随时要传唤入宫,一年不召,方得自由。

    “啊!”提到香君,侯方域心潮起伏,只觉得有千言万语,恨不得即时见她一面,相拥细诉,由白日到黑夜,由黑夜到天明。

    “侯公子,我再说与你一个好消息,张大锦衣前日亲口与蓝田老说,如今军情紧急,马、阮一时顾不得报复私怨。侯、陈、吴他们几位,且再耐心几时,觑个机会,必定开脱了他们,释放出狱。”

    “这也罢了,等我说与定生他们。”

    “我自会跟他们说。事不宜迟,侯公子你早早跟香君见面去吧!”

    说着,柳敬亭便摘冠卸带,不知他要做什么。侯方域愣了半天,越想越糊涂,跳起来拉住他的手问:“柳老,你说的什么话?再说一遍。”

    “我跟你实说了吧,出去了,你须向张瑶星道谢。主意是我想出来的,却亏得他成全。”

    只为香君渴望与侯方域见面,却以“钦命”管束的人,不能到镇抚司来探监,所以柳敬亭想了一条李代桃僵之计,进监狱来换出侯方域去。蓝瑛自告奋勇,悄悄向张薇去关说,一说便成。并且柳敬亭与狱卒亦有交情,因而顺顺利利地进了监来。

    “我顺顺利利地进来,你顺顺利利地出去。侯公子,好在我孤家寡人一个,陈、吴两公又是素识,不会寂寞。你就让我安安闲闲在这里住几日,不必进来替我了。”

    如此高义,却出以如此近乎诙谐的言语,侯方域感动之下,眼眶都润湿了。

    “岂能累你受缧绁之灾!我能先跟香君一晤,已深感大德。明日,至迟后日,我必定回来。”

    跨进媚香楼,侯方域百感交集,但无论如何喜多于悲,因为久已冷落的灯火,重见辉煌;久已消失的俏影,重见往来;甚至久已沉寂的笙歌,亦重见沸扬。这天恰是贞丽的生日,曲院旧侣,凑集了份子来替她上寿。现成有位海内第一曲师的苏昆生在这里,所以拂拭笙簧,苦中作乐。

    他有着“近乡情更怯”的心情,而香君则像受了绝大的惊吓——清晨花下,月夜窗前,不知道多少次闭着眼将嵌在心版上的侯方域的影子,“看”了又“看”;也不知道多少次打算着要将宫中永巷,漫漫长夜里无穷无尽的凄凉,细细说与情郎。然而情郎来得太匆遽,太意外,不是她心里所想象的从容舒坦,眼梢眉头,都能表达细致情思的那种相见的光景。因而心里慌慌的,只觉得手足无措,必须找个清静的地方,将自己一颗悬荡飘浮的心,先安顿下来。

    等她霍地起立时,寇白门眼明手快,一把拉住她说:“怎的?人家来了,你倒走了!”

    香君急得满脸通红,只是挣扎着喊:“寇姐放手,寇姐放手!”

    “且放她吧!”做了女道士装束的卞玉京说,“香君刚强,必不愿在侯公子面前落泪。”

    这句话说到了香君心坎里,只觉眼眶热得受不住,真的掩脸而啼,踉踉跄跄地躲入自己的卧室。

    隔着一层薄薄的板壁,她听得非常清楚,从侯方域跟她假母和诸姐的周旋询问之中,才知道他忽然出狱的经过——为了柳敬亭入狱替换侯方域,能不能如愿,未有把握,所以事先不曾告诉她。此刻了然了,却又勾起无限的心事,原以为情郎安然脱身,谁知只是一时的自由。

    纵是一时的自由,毕竟是相见了!一念及此,渴望着与侯方域执手相看,无奈他脱不得身,自己又不便腼然出室。内心焦急,只怨贞丽不体谅、诸姐不知趣。

    “快进去吧!”终于听得她假母在说,“香君不知有多少话要跟你说。”

    千言万语,只凝成一声称呼:“相公!”

    “香君,”侯方域痴痴地望着她,仿佛要从她的眉目之间,察究出别后的心情,“你……你瘦了!”

    怎的不瘦?但“为郎憔悴却羞郎”,香君低着头说:“你也瘦了。”

    “自然!在监狱里何能养得胖。”

    这算是在一团乱丝中找了个头绪。“为何受这一场灾祸?”她一句接一句地问道,“到底是什么罪名,要紧不要紧?多说一到镇抚司监狱,不死也剥层皮,你可曾受苦?”说着,便捉住他的手臂,撸起衣袖,细细检视。

    于是,侯方域也捉住她的手,拉着她坐到床前,由二酉堂访友谈起,追溯到如何遇见蓝瑛,再从头细叙当日仓皇投奔史可法,一直到重回媚香楼的经过。

    “你呢?”说到香君身上,他问,“怎的选进宫去了?”

    这就不知从哪里说起了!一肚子的话,挑了半天挑出来一句:“一直住在教坊司,那日子真闷人。”

    “你,”侯方域很谨慎地问道,“不曾见过皇上?”

    “自然见过。”

    “见过几次?”

    “五次。”

    “你,”侯方域说,“你倒记得清楚。”

    “自然记得。我唱过五折《牡丹亭》,所以记得是五次。”

    “一个人唱与皇上听?”

    “哪里?”香君答道,“是全班奉召,人人要唱。”

    “噢,原来是承应戏曲。”

    “当然是承应戏曲。”香君恍然大悟,既恼怒又好笑,“你以为承应什么?”

    “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侯方域也明白了,如果曾经侍寝,那就绝无再放出宫来的道理。

    “你放心。”香君背转身去说道,“我既立志守着你,到哪里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只要能守得住,在家也守,在宫里也守。”

    “在宫里!由得你吗?”

    香君未及回答,只听一阵楼梯急响。凝神听时,只闻脚步,不闻语声,再看到窗外曙色,方始恍然。寿宴早已酒阑人散,自己跟侯方域竟说了一夜的话。

    “香君,香君,”是李贞丽奔了进来,“锦衣卫陪着太监在楼下,宫中急召。”

    就这一声,香君和侯方域都如焦雷轰顶般,魂飞魄散。

    “怎……怎会此时来召?”

    “那就不知道了。我本待搪塞一阵,天杀的锦衣卫‘番子’不讲道理,伸手就拿我推了一跤,腰都闪坏了。”

    接着她的声音,楼下粗暴地大喊:“快走、快走!误了钦限,你们有几个脑袋!”

    “不要急!”侯方域挺身说道,“等我与他去说。”

    “不!”香君拉住他说,“你是‘黑人’,出不得头。”

    这提醒了侯方域,自己应该在镇抚司监狱中,如何出现在媚香楼头。倘或追究,自己的安危是小事,柳敬亭却要遭殃,说不定还会连累苏昆生和张薇。

    这样一转念,气便馁了,而香君却昂然挺立。“相公,”她说,“不论男女,重在一个‘节’字,除你以外,此身不许别人!利诱自不必谈,威胁无也用。我只为你留着清白,只是,”她凄然泪落,“只索梦中相会,来生相聚了。”

    四目凝视,渐看渐小——香君倒退着往外房走去。侯方域突然省悟,“香君,香君,”他赶上去握住她的手臂,“怎说是来生相聚?”

    “你好傻!此时来召,不会是要听我的《牡丹亭》。你看,”她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纸包,扬了一下,“这就是我自保清白之身的凭借。”

    侯方域一把抢了过来,扯破纸包,落了一地的白粉末,自然是毒药。“香君,”他正色警告,“你休存此拙见!”

    香君笑了一下,回身就走,一下了楼,便为锦衣卫拥上小轿,等侯方域追到楼下,轿子已在轿夫肩上了。

    “你放心!我不止那一包药。”香君高声说道,“好生收着我那把扇子!”

    等痴迷的侯方域蓦地警醒,定一定神再看时,轿子已经无影无踪了。

    晓风残月,秦淮青浅。魂销目断,侯方域忧愁地自问:怎生打发得自今而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