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时辰到了,皇上进了太和殿,这是宋存头一回见到皇帝,是位面容精瘦又威严的老人,身子看起来还不错,想来近几年不用担心换皇帝的问题。 本朝的殿试只考策论,皇帝亲自出题,考的是水利问题,这种考题,倘若考生有针对这种问题专门研究过,那么这种策论就很好回答,如果没研究过这么方面的资料,更没看过这么方面的书籍,那么就会很难下手。 即便是宋存,在这里几年,也很少接触这方面的书籍。好在他虽然在这个朝代没怎么看过这方面的书籍,但他在现代当公务人员时,接触过这么方面的工作,看了很多关于水利方面的书籍资料,想了想便在草稿上列出主要的几点,便开始打草稿,他写的很顺,字数不限,具体怎么操作都写的清清楚楚。 殿试只考一场,交了劵后,考生们就出了皇宫。宋存和王弘毅并肩走着,王弘毅脸上带着放松:“前段时间就在家里考虑我能外放到哪里,最好是江南省,想着要做官了,不能只会四书经文,父亲就扔给我几本水利方面的书籍,没想到却考到了。” 宋存笑了笑,每到夏季就是洪水暴发的时候,前几年并没有考关于水利防汛的题目,皇帝为了防汛问题费尽心思,今年会考水利问题也并不意外。 两人正说着话,李明泽笑着追了上来,说道:“宋兄!” 宋存回头,看到是李明泽,他笑着道:“李兄!” 李明泽笑着邀请:“一起喝一杯?” 宋存看向王弘毅,王弘毅心情正好,他说道:“走!” 几人去了酒楼,要了个包间,酒过三巡,宋存和王弘毅对李明泽有了大致了解,李明泽认识了王弘毅,对宋存也有了新的认知。 又喝了几巡,李明泽还拉着他们喝,宋存却道:“你还没成家,我们已经成家了。得回去啦!” 李明泽只能让他俩回去,并约好,殿试放榜后再一同喝酒。 殿试放榜的那日,一群贡士进了皇宫太和殿,翘首以待。眼看着要最后放榜了,几年的学习就等待这最后一刻,这时候,宋存也有了些紧张感。 没让他们等太久,皇帝进了太和殿,坐下后,忽然问道:“哪位是宋存?” 宋存微微一怔,起来,行了礼,说道:“学生宋存见过皇上。” 皇帝看了看他的脸,笑着问道:“你就是宋存?” 宋存微微躬身:“正是学生。” 皇帝笑了下,脸上的威严散了些,朗声说道:“和你爹长得很像啊,身为勋贵能走到这一步,非常不错,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管什么家世,不用走其他门路,只要愿意读书,都是能通过科举立足的。何况文举不行,不还有武举吗?只要有能力,有才干,不用找其他门路,朝廷不会放着人才不用,用那些庸才的。” 皇帝话音一落,大殿里一片寂静,接着他看向下面一众官员,问道:“你们说宋存写的那篇策论,能不能得探花?” 皇上都说宋存有才干,明显看重宋存,官员们还能说什么?而且又不是把状元给了他,探花就探花吧,宋存那篇策论担当的起一个探花。 皇帝见他们没意见,满意了,说道:“一甲第一名状元杨铭,第二名榜眼郑元书,第三名探花宋存。” 金口玉言,随着皇帝话落,这一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便出炉了。 不得不说,得了探花,宋存有些意外,心里也很高兴。倒是不用外放了,留在京城做官。 状元杨铭年龄最大,已经四十多岁,在江南省江南书院教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考中状元,激动的满脸通红。 榜眼看着也比宋存年龄大,三十来岁的样子,已经蓄了须。宋存最年轻,在众多贡生当中,样貌也算拔尖的,成了探花也算实至名归。 皇帝公布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归属,下面的榜单就由礼包传唱名单。 李明泽第四名,二甲头名,比会试上升了几名,王弘毅二十九名,比会试上升了十名。 三个知交好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琼林宴后,状元、榜眼、探花胸带大红花,骑着马领着一群新科进士从皇宫正阳门往正街而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大街两边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来看新科进士的人。 楚明嘉带着两个妹妹站在二楼的窗边,向外看,李姨娘本来也想来的,想着孙女还小,她舍不得,就没来。 敲锣打鼓声由远及近,宋舒晴忽然道:“哥哥是探花,第三匹马就是哥哥,你们看那是不是哥哥?” 楚明嘉探头望去,看向坐在马上的人,她笑了:“正是你哥哥。” 宋舒晴说道:“哥哥在同他后面的那位同窗说话!” 楚明嘉看过去:“是啊,看起来都挺年轻的啊!” 等到宋存他们的马到了楼下的时候,宋舒兰站在旁边不停的挥手,“哥哥,哥哥!”可惜人声鼎沸,宋存没听到。 宋舒晴推推嫂子:“你看那些姑娘,都在往哥哥头上扔花呢,嫂子快把花扔给哥哥” 楚明嘉笑着道:“你哥哥没有接。” 宋舒晴见她不动,拿起手里的话就往下扔:“我帮你扔” 宋存并不知道妻子还有两个妹妹在楼上看着他,一朵花往他这么投来,他下意识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