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书迷正在阅读:傻女人郑秋月(np)、背着药箱回大明、炮灰的白莲花日常[七零]、炮灰药别停、炮灰不在服务区、禁忌罂粟(高H)、远离病犬[娱乐圈]、陆教授家的小月牙、在九零甜宠文里当炮灰、大师兄嘴里没一句真话
郑方义瞪了应昂一眼,低声道:“好好开车!” “得勒!” 应昂笑着应了一声,开动了车子。 这时候的曲县跟省城还没通高速呢,他们只能走国道。而走国道的话,他们必然就会经过新民村。 因为陈明一家人的事儿,车子里的几个人都下意识的避开了陈家村这个话题。 直到车子已经快进入新民村的地界儿了,开车的应昂才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道:“对了韩奶奶,前边是不是快到你们老家了啊?咱们到时候要不要在村儿里停一下啊?您也可以回家看看,跟老邻居们聊聊天什么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神态什么的都很平静,就仿佛他已经忘了陈宝兰对他都做了些什么似的。 可不管是郑方义还是秦家祖孙俩,他们都知道,应昂绝不可能忘了这件事情。 就算他真的有那么大度,他也不可能会忘得这么快。 很显然,应昂之所以会这么说,还是为了照顾他们几个人的情绪。 秦慕童就看向老太太。 她无所谓回不回老家看看,主要还是得看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顿了顿,摇摇头道:“不用了,咱们还是直接开过去吧!这离省城还远着呢,咱们连县里都还没开出去,就不耽搁这时间了。再说了,老家也没啥好看的,回去了也未必碰得上熟人。村儿里离县城这么近,我以后要是想回来,随便啥时候都能回来。” 第253章 现状 应昂自个儿本来也不想在新民村停留的,他只是不想让郑方义和秦家祖孙为难而已。 如今老太太这么说了,他心里默默地松了口气,连眉宇间都轻松了不少。 车子从新民村路过时,老太太还是没忍住,一直盯着窗外看。 这时候,正是地里出各种蔬菜的时候。 一眼望过去,道路两边的田地里全是绿色的一片。田里的是刚结穗的稻谷,地里的则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和其他的蔬菜。 “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啊!”老太太忍不住感叹道,“看来,大家今年应该都能过个好年了。” 老太太在乡下过了大半辈子,对这田地里的事儿啊,她的关心那已经是骨子里的了,抹都抹不去的。 “嗯。”秦慕童应道,“这两年气候都挺不错的,该下雨的时候就下雨,该出太阳的时候就出太阳。只要是勤快点儿的人家,收成都差不到哪儿去的。” 就算老天爷再怎么赏脸,那也还是有好吃懒做的人家,总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跟那灾年似的。 老太太点点头,笑道:“等再过一个多月,这公路两边可就该好看了。” 再过一个多月,那就到了真正收获玉米的季节。而每当这个时候,住在国道边上的人家,那门前坝子上几乎都铺满了玉米粒在晒。 有些人家的坝子不够晒,人们还会把玉米粒直接铺在国道两边晒,把好好的国道只留出一条车道来。 即便因为这种现象,没少有车祸发生,那也不见有人收敛。 主要还是因为乡下人家的法律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也不强。 好些人家的坝子还是泥地,在泥地上晒玉米粒,回头再收回家,里面就得掺上不少泥土颗粒,大家还得想办法把这些泥土颗粒给分离出来,可不就是太麻烦了。 而这些玉米粒只有晒干了,粮站的人才会收。 只不过,那些准备自己留着玉米粒磨粉的人家,自然会把玉米粒尽量晒得干一些,这样比较方便储存。而那些打算卖给粮站的,晒个七八成干就差不多了。 玉米粒里留点儿水分在,多少能压点称,到时候也能多卖点儿钱。 包括大家卖稻谷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操作的。 粮站的人对大家的这点小把戏那也是心知肚明,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的,那人家基本上都还是会收的。可要是有那些把粮站的人当傻子玩儿的,拿着明摆着没晒干的粮食去卖,那人家当然不会收了! 这种在公路上晒粮食的现象啊,别说是现在了,就是再过个十来年,也是很常见的。 秦慕童摇摇头道:“等到大家的日子都好过起来了,大家都有地方晒粮食了,这好好的公路,也就不会被弄得乱七八糟的了。” 是啊! 谁真就那么愿意在公路上晒粮食啊? 那不是没办法嘛! 老太太叹气道:“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儿到来吧!” “会的。”秦慕童笑着安慰老太太道,“现在的政策好,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祖孙俩正说着话,应昂开着车正好从陈明家门口路过。 陈明和他爸现在在市里的工地上干活儿,离家这么远,轻易回不来。陈宝兰又被关进了牢里,亏得这事儿还没怎么传回村子里来,村里还没什么人知道。 陈家现在,也就剩下俩老人,还有一个郑四凤,在家带着俩才十来岁的孩子。 陈明他爷爷奶奶的身体那是出了名的不好,也就能干点儿轻省的家务活儿,下地那是想都别想的。要不是俩老人的身体实在不行,不但帮衬不了家里,每年还得花不少钱买药,陈家的日子也不至于过得那么艰难。 而现在,陈家的壮劳力都不在家。郑四凤一个女人,又要下地又要做家务活儿,还得照顾老人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