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书迷正在阅读:原来我是影帝心头白月光、反派三岁心尖宠奶凶奶凶、我撬走了竹马的白月光、毒奶了影帝后发现我竟是白月光[娱乐圈]、我和上司网恋了、穿成反派大佬的白月光、穿书之师尊在下、清穿之白月光(穿书)、岁岁承欢、再撩就要亲你了
林梦秀来看她的时候,见她面色尚佳,不免舒心。凑在一起,神秘兮兮同她说了几句话,林梦芊面露不忍,心底暗笑。 此番长孙瑾命大,没死在刺客手底下。含霜中了雪上枝,必死无疑。前世她也中过这毒,若不是长孙瑾那个傻子,她也早就没命了。 林梦秀道听途说,她既不知刺客是哪方势力,亦不知无解的雪上枝有了解药,含霜今早就出了行宫,如今正往承国公府走着,随行的还有几位御医。她一侍郎府小姐,消息有限,今儿一起来就匆忙忙过来探望林梦芊了。 林梦秀一脸艳羡,“昨儿还是太子和长孙大姑娘同乘一马回来的,我瞧着,太子妃的位置应当定了吧。” 全京的人都是这样想的,东宫做的过于明显,三天两头往承国公府送礼物,连着兄嫂、妹妹都没落下,他在宫里不出来,心意却明明白白送到了。旁人若是看不懂,那就是脑子有坑,林梦秀又说:“全京的功勋世家,都不敢去提亲了,我先前还听说,沉将军儿子都准备求娶她呢。” 谁连和太子抢人呢? 也只有孙作庆那种下贱色胚敢肖想! 林梦芊听了心生不耐,脸上是一贯的柔软表情,以身体不适需要休息为由,把林梦秀打发走了。 剧情发展的越来越超脱她的想象,邵明渊做的那般绝,当真对她一点感情都没了吗?林梦芊真的不信,他究竟是心怀愧疚要补偿,还是真的喜欢长孙瑾。 林梦芊着实摸不透这一点,太子与上世不一样,上辈子的邵明渊纯粹的温润,心性品行端正君子,即使后来变得阴戾冷漠,也从未对她变心。可这辈子呢,他还是那样温润君子,仿佛与上世无甚不同,但她知道,他带了层面具,在人前他就是人人夸赞的储君。 林梦芊暗暗揣测,她是唯一知道他真面目仍然爱他如命的人,可长孙瑾就不一定了,她可能不会接受本来的他。邵明渊还能装一辈子不成?长孙瑾本就聪明敏锐,迟早会发现他的另一面。 她挑了挑眉,唇含一笑,这两人注定不会长久。 ** 杨婳伤的不轻,邵崇雪虽说没下死手,那一脚踹的足够她在卧床一月,更不用提脖子上的掐痕了,岂是那么容易消下的。 翌日,杨婳就以风寒为由,闭门不出了。 杨珂山揣着一颗心,死士皆是西凉人,早三十年前,老英国公通过地下黑市,入手的西凉贫民,有三十多人。他们意在培养出一批忠心耿耿,武艺高强的死士,以备后时之需。经过这么些年,死士又与府里丫鬟生出了下一代,放在密室里继续培养,人数达到了八十之多。 他们各个都是身手过人,忠心耿耿的死士,是将来要交到杨泽晨手里的。如今一下子折在南行山二十多人,杨珂山心疼的滴血。儿子认了错,少年气盛一时冲动,又是关心妹妹,铸成大错,只得回府后关起门里教训;女儿躺在床上昏睡,也被邵崇雪教训一顿了,知错能改就是,待到她好利索了,就寻一门亲事,嫁了,安心。 长孙瑾命大,这次没死,太子妃的位置究竟是要落她头上了。 杨贵妃努努力,把杨慧塞进去做个良娣完全是可以的。 死士化灰死得干净,杨珂山有信心宣帝应当什么都查不出来,顶多当成是与西凉有关的刺杀。 但重生回来的邵明渊和林梦芊,心里门清。 杨珂山现在心放回肚子里,稳如老狗。 刺杀一事尚未查清,刺客的死法诡异,像极了西凉毒术。 若太子有意往西凉说,也在宣帝意料之中。 殿里只剩父子二人,邵明渊说了实话。 宣帝平静从容,只问他:“可要朕帮忙。” 邵明渊摇头,他要对付英国公府,知会一声宣帝,其余的他来。 邵明渊先前和宣帝促膝长谈。 说的就是这英国公府等朝堂诸事。 杨珂山相貌堂堂,办事周全,说话滴水不漏。杨贵妃一腔爱意,温温柔柔,就没说在宣帝面前出过纰漏,且宣帝十天半月不歇在后宫,他一来,杨贵妃哪儿还有那个时间勾心斗角。至于邵崇雪这个糟心儿子,宣帝恨不得没生过他,这和杨贵妃没有尽到母亲责任有很大关系。 重生一事匪夷所思,邵明渊不会对任何人讲,可宣帝又不是个傻子,这是他从小宝贝到大的儿子,但凡他有一点不对劲,他都能瞧出来。 邵明渊彼时踌躇片刻,拧着眉心,道自己做了场梦,仿佛亲身经历一般。他将英国公府夺嫡,岭南王私通西凉,朝中暗藏西凉细作等事,一一道与宣帝听。 他说的真,又假,真的是细节,假的是梦。 英国公府有野心夺嫡,宣帝有察觉,杨贵妃推杨婳的心过于明显,打的是太子妃的主意。这些,宣帝都清楚。 邵明渊本意是想提个醒,宣帝是个好皇帝,宽和睿哲,内政修明,励精图治,却在女人身上少一根筋,他爱了玉绾,旁的女人关在高墙大院,无甚上心,偶有入他眼的,也只是拿妾室看。淑妃的得宠除了她的脸外,更在于她聪明,知道宣帝心里装不下其他人,就老实规矩做她温软的淑妃,宫里就有她一席之地。 杨贵妃心里那些弯弯绕绕,宣帝无从得知。 就好比上一辈子杨贵妃那么爱他,不也是狠下心来下毒了吗,她捂不热宣帝的心,伤心够了就清醒了,一心扑在为儿子夺嫡身上,所以这毒就顺理成章的下进茶里了。彼时宣帝时常头痛难耐,神志不清,太子把控朝政,于朝堂上下声望颇高,邵崇雪锋芒毕露,暗指东宫。英国公府部署多年,培养了一大批心腹,渗透朝堂内外,力求保邵崇雪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