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在线阅读 - 第230节

第230节

    孟怀谨看了看一直在与高首辅说话的程知绪。

    是这个原因?

    总感觉程卿还是没有完全说实话!

    第336章 :不相信,不接受(1更)

    恩荣宴让程卿疲惫中带着兴奋。

    比起每日苦读,她还是更适合这样的场合!

    恩荣宴后第二日,程卿等人再次进宫,这一次是谢恩,还要领取朝廷颁发的朝冠服带和进士宝钞。

    三月二十一日,程卿率众进士前往国子监拜谒孔庙。

    承平十年这一科所有进士的姓名和名次都会按旧例,被刻在石碑上。

    再回国子监,程卿没什么异样。

    她本来就没把国子监的监生们当一回事,这里不过是她短暂停留的地方,若不是皇上下旨让她荫袭监生名额,程卿根本不会做国子监的监生。

    她更认可南仪书院是自己的“母校”。

    当然,程卿不会表现出来,国子监里的授课老师与王祭酒对她还是很好的。

    王祭酒将她看成是‘国子监之光’,看程卿的眼神非常慈爱。

    别的监生嫉妒也没法子,若有不服气,也学程卿考个‘六元及第’回来,祭酒大人同样会把人供起来——什么,你要说‘六元及第’是不可复制的?那考个探花总行嘛,董劲秋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连探花都考不到,那还是闭嘴好了,王祭酒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学渣身上。

    程卿看着自己的姓名被刻在石碑上。

    她在大魏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了呀。

    羁绊自然也越来越深。

    程卿眨眨眼睛,那怪老头怎还不上门找她,难道要等她下个月毒发再去铁匠铺请人?

    如果可以活着,谁愿意去死呢。

    何况程卿现在靠着‘六元及第’的名头,明显能活得很舒服滋润,她就更舍不得死了!

    得想个法子,激一激那个怪老头。

    ……

    在程卿领着众多进士拜谒孔庙时,二房的人拖家带口到了京城。

    程知绪升任三品吏部侍郎。

    程珪得中二甲进士。

    这一个个好消息令钟氏高兴极了。

    丈夫由地方官做了京官,以后官位变动也不过是在京城各衙门打转,再也不用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地方,一家人也总算可以团聚。

    当然,程知绪一升官,钟氏身上的诰命等级也能往上升一升,钟氏嫁入程家后恪守本分,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和打理家事,样样都做的不错,夫荣妻贵是钟氏应得的。

    钟氏更高兴的是儿子争气。

    女人出嫁前看父兄是否争气,出嫁后靠丈夫,年老后就靠儿子,钟氏还没有老,但像她这个年纪,的确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女身上。

    程珪就是她最争气的儿子。

    哪怕程知绪升任三品侍郎,都不及程珪考中二甲进士叫钟氏高兴。

    程知绪的成功,世人会归结到南仪程氏身上,会归结到朱老夫人教子有功,很少会提及钟氏这个妻子的功劳。

    但程珪就不同了,钟氏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喜怒忧乐牢牢牵动着钟氏的心,看见他受挫,钟氏忧心如焚,看见他成功,钟氏欢欣雀跃。

    “二爷在信里说给珪哥找了一门好亲。”

    钟氏已经看见了京城高高的城墙。

    一路从南仪到京城,哪怕是大户之家的女眷,都无法时刻保持着光鲜亮丽。

    再说了,出远门在外,还绫罗绸缎在身,满头珠翠,那简直在告诉匪徒快来抢自己嘛。

    风尘仆仆都拦不住钟氏的好心情,还未进城,她的一颗心已经快活的不得了。

    黄氏自然是说着好话奉承妯娌。

    一家人离开南仪到京城,以后都要靠着程知绪过日子,黄氏又不傻,干嘛要和嫂子唱反调。

    反正说好话不要本钱,也不会掉块肉。

    而且黄氏是真羡慕嫂子钟氏,人家丈夫、儿子都争气,命也太好了!

    钟氏和黄氏做了多年妯娌,以前黄氏还会和钟氏别苗头,这两年程知绪升官速度快,黄氏已经彻底改变了态度。黄氏也愿意侄儿能娶个高门大户家的小姐,姻亲之间相互走动,将来黄氏的儿女说亲娶媳也有更多资源。

    两妯娌其乐融融,都在说着程珪的那门‘好亲’。

    反倒是朱老夫人,一路都闷闷不乐。

    婆母的情绪是从什么时候低落的呢?

    哦,好像是她们离开南仪上京,在半路上听说了会试放榜,得知程卿中了会元的时候吧!

    二房的人上京,是与一位调去外地的知州同行。

    知州晓得她们是吏部侍郎的家眷,一路上都殷勤奉承。

    那时候朱老夫人还很快活,几年前程知绪也是知州,如今转眼做了三品大员,知州都要奉承二房了,朱老夫人这两年被禁足在家的郁气一扫而空。

    那位知州也是想讨好程知绪,就从其家眷下手。

    偏偏对南仪程氏的情况一知半解,听说二房有子弟参加今年会试,知州大人就特别留心这方面的消息。

    知州要去的地方不是京城,两家不过是同行一段路就要分开。

    在分开以前,会试放榜了。

    知州大人亲自上岸拜访做了学政的同年,一省学政肯定对这些讯息很敏感,这时代不是没有快速传递讯息的手段,只是信息传递的途径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从同年那里,知州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程侍郎的儿子在会试榜上有名!

    这还不算厉害的,真正厉害的是程侍郎的侄子。

    事情都过去大半个月了,黄氏都还能想起知州大人当时夸张的语气。

    “老夫人,您的两个孙子可太争气了,会试都已中第!特别是程卿,连中五元,是今科的会元,他肯定会做状元……连中六元这种事,从前可没有过!”

    知州大人用极夸张的语气把程卿翻过来翻过去的夸奖,看他那样子,恨不得把程卿的姓剥了,冠上自家的姓,抢回去做自己儿子。

    朱老夫人再三确认知州没有搞错后,当时就犯了病。

    知州大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只当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让朱老夫人欢喜过了头,又见程三爷也开始对他冷淡,讪讪下了船与程家人分道扬镳。

    就是从得知会试结果起,黄氏就没见婆母笑过。

    后半截路上,婆母还几次找她确定,说那知州冒冒失失的肯定打听错了,黄氏都顺着婆母口风说。

    可事实究竟如何,二房所有人都知道。

    等到了通州码头,连码头的挑夫都在说‘六元及第’的程状元,朱老夫人紧绷着脸,仍不死心。

    程知绪留在通州驿站的下人,顺利接到了二房一行人,第一件事就是向各位主子报喜,程珪少爷今科殿试是二甲第七名!

    钟氏当场喜极而泣,朱老夫人却没为亲孙子高兴,追问下人程卿的殿试名次。

    第337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更)

    二房的下人们都知道朱老夫人不喜欢程卿一家。

    下人支支吾吾说程卿少爷中了状元,朱老夫人摔下帘子,“胡说八道!”

    还是不肯信呢。

    钟氏紧紧闭着嘴什么都没说。

    因为一旦与婆母说话,钟氏就会忍不住将积攒了大半个月的怒火倾泻而出——真是个惹人生厌的老婆子啊,眼睛里看不见亲儿子和亲孙子的成功,只会盯着别人看。

    钟氏也没指望过儿子程珪能六元及第,考中二甲进士,钟氏已经非常高兴了。

    朱老夫人的表现冲淡了钟氏的喜悦。

    钟氏根本不想搭理拍婆母,从通州到京城,一路上只与妯娌黄氏说话。

    为了不刺激婆母,钟氏还避开科考,只与妯娌说程珪的婚事。

    两妯娌都忽略朱老夫人难看的表情,朱老夫人自然更是气不顺。

    等二房的车马进了城门,朱老夫人忽然作妖,一定要绕道去长安左门。

    传胪大典后,殿试的黄榜会在长安左门的宫墙上贴三天,今日还未到期限,仍然能在长安左门看见黄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谁说的话朱老夫人都不信,非得要亲眼看看。

    钟氏恨不得一巴掌将朱老夫人拍死。

    从南仪到京城,在路上折腾了那么久,钟氏只想早早见到儿子和丈夫。

    黄氏小心翼翼看嫂子脸色,干笑着劝朱老夫人:

    “娘,您瞧大伙儿都风尘仆仆的,还是早点到住处安置吧,知道您想亲眼看见珪哥儿的名字在黄榜上,我们不如——”

    “你闭嘴!”

    朱老夫人暴怒,“老身还没有卧床不起呢,你们一个两个的就开始忤逆不孝,速去长安左门!”

    黄氏吃了一顿派头,也是委屈。

    马车里的动静惊动了骑马的程三爷。

    程知述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朱老夫人就说黄氏顶撞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