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书迷正在阅读:一手掌握(3p 触手 科幻入侵)、(快穿)欲之咒、《高冷情敌成了我的老攻?!》(百合ABO)、承欢殿(1V1)、顶级绿茶穿成豪门女配、穿成虐文里的替身女主后、穿成校草初恋女友、当好老师从被雷劈开始、垂钓诸天、小青梅
左边讲官麻利停下来“小殿下,有哪里不明白?” 弘星点头,转头对上玛法“玛法,弘星饿了,弘星还要‘嘘嘘’。” 作者有话要说开文,感谢小天使们的支持。么么哒。一个开心的小故事,我们一起萌萌哒。 感谢小天使们。作者栏有其他清穿完结文,热情欢迎前往。 {清}皇子潇洒。预收文文案三岁的潇洒小道士最喜欢和是他师父躺在秦淮河的花船上,身边各色美人姐姐环绕。那个时候,他满以为这就是他的人生。 四岁那年他一抹眼泪,背着小包包进京寻父…… 出来一个自称小系统的神秘人,神秘人说:“宫里有皇帝,最是冷酷无情。宫里有九龙夺嫡,最是残酷无情。” 潇洒小道士站在京城的宣武门大门口,止步不前,害怕。可是他答应了师父进京。 潇洒小道士鼓起勇气抬脚……神秘人又说“京城里还有等着抢信物做还珠王子的小混混……害人打板子、做大牢……” 潇洒小道士望着高高的大门抓着师兄的衣襟,哇哇大哭。边哭边喊“潇洒不怕,打混混!” 皇上抱着小娃娃哈哈大笑我们潇洒最勇敢。 各位小皇子们……潇洒哥,快来一起玩。 潇洒哥不玩,我要做基建。 潇洒小道士凭借一己之力,将可怕的皇宫变得,和他一样高科技·可爱。 第2章 弘星特自然地站起来,特自然地表示他要开始新一轮“人生成长”。 乖孙儿的小奶音里带着又困有饿的迷迷糊糊,还抬手轻轻揉揉眼睛……皇上猛然反应过来,乖孙儿可不是到了要休息的时候了? “三刻钟了,诸位爱卿也去休息片刻。” “恭送皇上。” 一干心腹大臣们眼见皇上牵着小皇孙“从容”离开的背影,眼见小皇孙那“行走的人间小太阳的气势”,瞧着他头上的一撮小卷发一翘一翘……齐齐抬手揉揉眼睛。 亲娘额娘啊,小皇孙这通神的气派幺,不说皇上,他们谁家有这么一个孙子,也可劲儿宠着。 瞧瞧那份气场!瞧瞧这份呆萌劲儿!瞧瞧那份长相! “皇太孙”三个字在他们的心里震动,一个个老狐狸你看我,我看你——骄傲。 弘星和他玛法去更衣间“嘘嘘”完毕,休息一刻钟,用点心一刻钟,继续经筵讲学,不哭不闹还好似听懂的样子,表现特好,好的人人惊奇不已。 第二天、第三天,每天一次刮风下雨不停的经筵讲学,皇上都带着弘星一起参加。 经筵,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是皇帝和太子出阁后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人称帝王之学。 “研经论史”,探究经书中的微言大义;“以古证今”,亦即以史为鉴,吸取前面朝代的统治经验教训。 皇上好学,甚至改了隔日一讲的规矩为日日进讲,弘星也喜欢学习,喜欢听那些虽然听不大明白,但听着就有一腔正气浩然,博大精深的说话儿。他还听过不忘,还会问问题。 “玛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玛法,弘星喜欢。玛法,孔子就叫‘孔子’,弘星叫什么子?” 弘星眼巴巴地等答案。亲亲玛法喉咙里一口茶硬咽下,重重地咳嗽几声。 皇上稳住声音“子,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对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尊称。孔圣人名丘,字仲尼,人称‘孔子’。《论语》里的‘子’,特指的是圣人孔子。” 弘星眨巴眼睛“玛法,弘星叫弘星,没有字。玛法,弘星美男子啊。玛法,弘星叫弘星子啊?” 弘星子?皇上的眼睛瞪到无限大,可是乖孙儿的小胖手拉着玛法的衣袖,水洗葡萄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皇上摸摸嘴巴上的两撇胡子“……字,是长大成年后的称呼。‘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等弘星长大就有字了。” 弘星掰指头算一算,现在四岁,二十岁,还有十六岁。 “玛法,那苏东坡先生,书上说他名苏轼,字子瞻,东坡不是名也不是字?玛法,你还没说弘星的‘子’。” “……苏东坡,东坡为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一个人,一出生就有名字,长大后有字,受人尊重后有号,成为圣人后称呼‘子’。我们弘星啊,不着急,慢慢来。” 弘星懵懵懂懂,再掰手指头数一数,名、字、号、子,弘星慢慢都有了。 皇上瞧着小孩子特认真的模样,是真不敢想象,他们家能祖坟冒青烟,能出来一个“子”。 可万一那?皇上对乖孙儿莫名地充满希望。 文武大臣一个个的,亲眼目睹皇上对小皇孙的教导,比如手把手拿毛笔临摹书法,比如耐心细致地回答小皇孙的各种问题,都喜欢去围观。 至于小皇孙进入经筵讲学,代表小皇孙正式进入朝堂——这件大事对当前朝政的影响,一小半忧心忡忡,一小半幸灾乐祸,有的闭口不言装聋作哑,有的后悔一开始没有死命劝谏拦住皇孙进经筵…… 更多的是,对国家有一个好继承人的期待。 还有人说小皇孙这么大开始学习帝王学太早了?知道“耳濡目染”吗?还有人说太子殿下当年是十四岁入阁讲学,知道什么是“祖父疼孙子”吗? 一个个围观围观得欢喜,然后,去过御书房的人都看到皇上御案上的小鱼缸,都特稀奇。 早就听说弘星小阿哥要养鱼,真养活了?这不就是一个报废的,半截葫芦小琉璃? 就这么一条指头大小的小金鱼? 真养活了? 不敢相信。 看一眼快活地摇摆小尾巴的小金鱼,众人琢磨着各种不能养的理由,完全没有。伏案劳神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一尾金鱼在眼前晃悠,多好? 李光地大人开口“皇上,臣有建议。若鱼缸大一点儿,放上石子儿或者青苔,岂不是更美?” 阿灵阿眼睛一亮“臣赞同。鱼缸可以做大,鱼儿可以多养,石子儿或者青苔可以随心铺设,还可以加水草……屋子里美哉壮哉!” 陈延敬满脸认同“确实好看。鱼盆养鱼,甭管是紫砂盆,泥盆,还是陶盆,都笨重以及不好看,都要趴在盆口才能看见活泼可爱的小鱼儿。” 一个个,眼神儿那个强烈。皇上“矜持且低调”地笑“你们自个儿去研究。” 大清小皇孙在琉璃里养鱼成功,四九城猛然间刮起来一股琉璃养鱼风,甚至还有人提议那西洋来的玻璃也可以试一试,都是透明的不是?至于玻璃大清没有,这都不是问题,不会造还不会买吗? 达官贵人们还都一样“奇特”的喜好,就喜欢那些报废的琉璃成品,噜噜噜,可乐坏了几大琉璃作坊的匠人们。 顺手赚了一个盆满钵满的匠人们表示不就是西洋玻璃吗?我们给造! 皇上“……” 最近忙着教导乖孙儿,给乖孙儿开蒙的皇上郑重表示造出来玻璃,奖励黄金五百两。 这下子,不说四九城的匠人们,全大清的匠人们都打了鸡血一般。 弘星也开心啊。 弘星最近天天跟着他玛法参加一次经筵讲学,下午还要学百家姓,学识字,出宫玩不可能了,只能偶尔玩一玩蛐蛐儿和花花草草。 “玛法,弘星要玻璃花房,还要玻璃窗,要玻璃罐儿,亮亮的。”弘星的大眼睛闪耀着梦幻般的光芒。 “玛法都答应。我们弘星今儿的《百家姓》背的好,还要什么?”亲玛法乐得宠着乖孙儿。 弘星立马提要求“还要出宫啊玛法。弘星一二三……六天没有出宫玩了。” 皇上“……嗯。六天挺多了。重新修缮的国子监要开学了,到时候玛法带弘星去看看。” “谢谢玛法,玛法最好。” 弘星抱着玛法的脖子蹭蹭撒娇,乐得他玛法哈哈哈笑,一高兴就承诺“等玻璃造出来办作坊,给我们弘星两成份子。” 弘星还不知道“两成份子”是什么,其他人“!!!”当今太子殿下,弘星的亲亲阿玛“……”那个叫“满腹心酸无法言说”。 玻璃,那是玻璃吗?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今年二十八岁的太子殿下,身姿挺拔,五官端正,风度翩翩,作为一国储君,皇家和朝廷精心培养出来的继承人,他还有文采过人,思维周密,礼仪周全等等优点。 一身月白色的马褂袍服穿在身上,几十名侍卫宫人的簇拥下,气度斐然,尊贵不凡。 可是太子殿下也缺银子花,太子殿下也和其他人一样,特羡慕他儿子那越来越厚实的小身家。 国子监开学典礼还有几天,四九城里头文人大儒汇聚,人人都等着瞧小皇孙当天会有的风采,有一个人,弘星的二哥忍不住了。 毓庆宫的弘皙阿哥今年九岁,太子殿下的次子,弘星的二哥,侧福晋李佳氏所出,五官相貌长得和太子殿下有六七分相似。 太子殿下见到他来找,脸上带出来笑儿“弘皙来见阿玛,有事儿?” “阿玛,弘皙……想出宫看国子监开学大典礼。”弘皙吞吞吐吐的,到底是说了出来。他认为,这是他结交年轻文人彰显自己才名的好机会。 太子殿下目光一闪,弘星去参加典礼很应该,弘皙要去…… 太子殿下犹豫一会儿,慈爱地笑“八月十八日开学典礼,阿玛也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热闹。这样,阿玛问一问,若是可以,到时候你的堂兄弟们一起去看看。” 弘皙愣怔,阿玛没有和以往一样答应他?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1518:29:52~2020091619:57: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灸夜殇100瓶;心灵鸡汤55瓶;不要哔哔赖赖20瓶;21763363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章 弘皙安慰自己,都去了,弘星弟弟应该也就不突出了?不大开心地离开。 太子殿下颓然地坐在他的虎皮椅子上,又是一声唉声叹气。他知道弘皙的出身不低。可他自己就是嫡子出身……而且弘星更聪明,长得更好…… 太子殿下一想起两个儿子之间的这些事儿,更愁,更烦恼。王启程瞧着主子爷心里头不舒坦,刚要给他安排一个“事儿”泻火,宫人来通传,索额图大人来见…… 领着亲信和三姥爷索额图一番商议,他们都笃定,尽管皇上这几次又明晃晃地在朝堂上训斥了索额图。但是皇上不会那么狠心对待曾经一起打江山的老功臣。 尤其这个老功臣还是太子殿下的亲三姥爷,母家势力掌权人。 八月十四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因为明天是中秋放假,今儿算是大朝会,乾清门大殿里站满了文武百官,外头下着丝丝小雨,冷风一吹,凉飕飕的,没来得及吃早餐的,图好看没穿厚衣服的,都一起打寒战。 高士奇出列“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皇上心头一跳。 皇上定定地看着下面挤挤挨挨的两排人头,看向他曾经寄予厚望的太子,看向这四四方方、昏昏暗暗的乾清门大殿,看向两边火炬一般的蜡烛…… 曾经年轻的索额图护持他夺权鳌拜的身影,曾经年轻的索额图一力保护先皇后和小太子的身影……他的一颗心紧了紧,眼睛一闭,话,终是出了口。 “高卿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