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页
武坤教授迎接李凡走入会议室,并向李凡介绍道:“这是程丽娟程教授,在临床心理学方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专家。” “程教授好。” “这位是陈洛教授,《普通心理学》就是陈教授编撰的。” “李凡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 一一握手后,众人落座,会议开始。 武坤教授作为总负责人,再次表达了他们对李凡文章中新颖观点的浓厚兴趣,然后又请李凡详细地向大家剖析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李凡在该文中提出的五大假说理论,在场所有人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到教授们,大家的观点也是分歧很大,一切,都要通过实验数据来说话! 五大假说的实验怎么构想并进行,才能让实验过程科学、合理、严谨、误差小,这是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 大家争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很明显,一场研讨会确定下来所有的实验模式是天方夜谭。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李凡趁着空档道:“各位老师,我能说几句么?” “必须的啊,大家不就是为了研究你提出的观点么?” “你不说几句也说不过去啊!” …… 李凡道:“那我就简单说两句! 首先,关于我提出的‘莫扎特效应’的假说,我想到了五组实验,来从各个角度进行验证背景音乐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影响。 第一个实验,就和大家刚刚讨论的结果一样,选择班级跟踪测试一个学期,然后核实一下,以莫扎特古典音乐为自习课背景乐的班级,他们的各科目成绩的提高程度平均值,比之在安静状态下自习的班级的效果。 这个实验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所以要进行大量重复实验。 第二个实验,《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K448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影响研究》。 …… 我推测,最终的实验结果,P>0.5。 第三个实验,《神经因子及神经元研究》。 这个实验我们需要100只白鼠,观察其在背景音乐下,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及大脑的新生神经元的变化情况。 …… 这就是我目前想到的相对较为有效的五个验证实验。” 李凡这一番发言下来,小20分钟就过去了。 会上众人心道:你这是简单说两句么?你这直接把验证实验的细枝末节全都说出来了!这个工作不是需要我们来完成的么,你这全都大包大揽了,那要我们还有什么用? 难道,我们其实就单单只是你大脑的执行者? “李凡说的这几个实验都比较行之有效,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问题。” “我觉得也可以。” “咱们在讨论一下细节,然后马上准备实施。” …… 李凡又道:“各位老师,刚刚是我关于验证‘莫扎特效应’的五个实验。下面还有我提出的另外四个假说总共22个实验……” 大家闻言,纷纷吓趴! 还有22个实验?你这脑袋…… 原来你真是我们的大脑,我们是你的手足啊,你提供理论和实验,我们的责任是帮你具体地实现这个过程,一步步去证实你的理论啊? 原来,你是将帅,负责运筹帷幄,我们是将领,是兵卒,帮你决胜于千里! 李凡道:“我先说说我的《睡眠实验》——” 武坤教授道:“等一下,谁给我个笔,我这支没油了。” 众人已纷纷提起手腕,准备随时记录。 第372章 疯狂学习 名声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信任度也是,权威性更是如此。 如果李凡没有前几年在国学上的名气和权威性的逐渐积累,到今天他发表心理学理论就不会引起两位博士生的兴趣和重视,如果没有两位博士生第一个实验的验证结果,有可能也不会这么快就让京师大率先成立了课题组。 假设坐在会议室的李凡纯粹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在此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实验设想的话,即便他弗洛伊德附体,估计也没谁听他的言论。 可李凡现在的学者身份,令他所说的每一个观点都令人不容忽视,虽然心理学界绝大多数人还处在轻视、忽视或者不认同状态,但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读过他文章并认真分析过的。 如果李凡不是学术明星,人家还看什么文章内容啊,大多数人基本上就一口咬定你就是不行了。 其实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看人下菜碟! 过去两年半,李凡在国学方面的成就,在脑力方面的天赋展示,让所有人望尘莫及,这也让人心底有了一个符号性记忆:这是个不世出的天才。 不世出的天才,自然有常人所无法企及的某种神秘力量,不然怎么能成为天才呢? 所以,会议室上,大家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纷纷拿着笔认真做着笔记。 19岁啊,19岁正是一个坐在寝室打游戏,趴在课堂睡觉的大好年纪,可瞧瞧人家,在会议室里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的实验构想,再看看他的听众: 武坤教授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程丽娟教授眼神中的亮光逐渐增加: 陈洛教授全程就那么几句话:“对对对!”、“有道理!”“这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