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页
“黑星上一共驻扎了两只舰队,第八和第十三舰队,后面还有三只舰队作为预备队……但总共的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数百万艘船,这几乎就是联邦舰队的一小半了。” 玩过游戏的沈文感慨道:“联邦的动员效率太差了。” 双方在兵力数量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按照吴清在游戏中的经验,战斗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因为越来越多被消耗的船只形成的太空垃圾,会形成天然的雷区,进攻部队的进攻通道会被进一步封堵,也就说守军的优势会继续扩大,最后交换比可以达到一比十几,甚至二三十左右。 但是,这无济于事。 智体三百亿,联邦军队不到一亿,近千倍的兵力差距面前,一比三十,也依然不是一个可以拼消耗的比例。 联邦如果选择在这样的交换比之下跟智体决一死战,最大的可能就是联邦军队全部的舰队被消耗一空,智体方面也许会损失惨重,但剩余的舰队几乎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联军方面所有的星球。 “所以联军方面的军事战略还算是理智,”在这次决战中,联军大概投入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并且进行了全网的现场直播,这样做的目的再清楚不过了,“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唤醒所有人的参战热情,为全面动员做政治方面的准备。” 黑星是整个太阳系的第十三颗行星,因为本身已经高度军事化,要塞化,所以质量并不算很高,在十五颗行星中几乎排在倒数第五名,只占到目前联邦控制的,十三颗行星总质量的百分之四,因此在战略上的价值有限。而在黑星后方,也就是第十二颗行星,被称之为红星的行星,质量就要比黑星要大出五倍之多。 在太阳系风云中,绝大部分联邦玩家都会选择在红星组织最坚固的防线,因为这颗星球是否被攻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智体在实力上已经拥有了和人类完全对等的实力。 从黑星防御战的部署上来看,联邦政府现在肯定也是在做这样的打算。 战斗还在继续,双方的舰队此时已经如同两种颜色的墨水彼此融合,智体舰队的前锋已经逼近到轨道层。在这里,进攻舰队将遭到整个黑星轨道防御体系的全面打击。 防御体系本质上就是沿轨道铺设的,无数的人造卫星,只不过这些卫星的功能不是用于通讯,而是作为固定的炮台。 卫星最主要的武器往往是一门,或者是多门联装的加速器或者激光发射器,其中加速器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制造低速的太空垃圾——也就相当于制造减速带,第二就是制造高速的粒子流,用于范围覆盖对方可能的进攻通道。这种高速的粒子流本质上就相当于是一种太空引擎——原理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这种太空引擎作为炮台使用的时候,反作用力不是用来加速卫星,而是用来把卫星送回行星的地表,因此这种炮台也往往兼顾着运输物资的作用。 在战争中,很难说这两种功能哪一个更大。 如果是激光发射器的话,那功能就跟大多数飞船上列装的激光阵一致。在太空中,激光除了作为一种高能武器之外,还能用于在友军舰船之间传输大量信息,以及指示和预警特定的目标——类似于使用探照灯照亮一个特定的单位。 这种指示目标,如果用生物的肉眼肯定无法发觉,但如果用飞船的自动观瞄系统,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晰。在战斗中,如果一艘舰船被敌军用激光标识出来之后,在数秒钟之内不进行战术机动规避这种锁定的话,舰船遭遇摧毁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我继续在这盯着,”吴清和沈文商量道,“你去网上了解一下舆论吧……这场战斗完了之后我们再一起写个报告,给叶夫根尼那边发过去。” “可上次我们发过去的消息,到现在还没有回信,”沈文有些担心,“是不是他们觉得我们还不能信任?” “不管是不是,我们都干我们必须干的事情,”吴清说,“他们有疑虑是正常的,而且他们又能怎么跟我们联系呢?我们可是在游戏服务器当中。” 许言看的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一开始听说看打仗的时候,他还有些激动,不过看来看去,从头到尾看到的也就是飞船内部的那些数据,以及电子地图上那些点。 这跟许言想象的星际战争显然完全对不上号。他都忍不住抱怨了:“这还要打多久?就算智体不睡觉,联邦的那些当兵的也不用睡觉吗?” “他们都是轮流上战场的……平时都是自动驾驶,只要接敌的时候才需要用到人。”接敌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个小时,如果保持高速规避的话,一艘攻击舰能源的支撑之间甚至只有不到四个小时。就这场战斗进行到现在,从接战到阵亡,联邦这边平均的生存时间是七个小时左右,而智体那边只有三个多小时。 因为智体是远程奔袭过来的,飞船本身携带的能源不够高,这也是智体方面交换比很差的最大原因。 “那整个战役呢?要打多久?”原来许言以为看打仗是看电影,现在才发现似乎是连续剧,而且是十分枯燥的连续剧。 “三天到五天时间吧,接下来会越来越快的。” 越来越快说的并不是智体舰队的行进速度,如果考虑行进速度的话,以智体舰队目前的速度,等到300亿艘战舰完全到达黑星,还需要大约三个多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