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星球博物馆在线阅读 - 第150页

第150页

    现场还有更多的人,一时没有死去,他们都被埋在城墙的废墟之下,有些人还能呼救和叫喊——但外面的人完全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去施救,因为谁也不清楚,现场是不是还会出现第二次天雷。

    那些人几乎就是活活在废墟下被折磨而死的,在他们被活埋之前的几分钟,这些人还众志成城的跟着巴特主教发誓,要为这场战争献出自己的一切——但是他们恐怕谁也想不到,自己被奉献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又是如此之惨。

    在爆炸出现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就有靠近城墙居住的,好几十个居民,乘着军队还没有封住口子,走出城去向着伊利斯人投降了。

    在军队到达的时候,还有上百人正在试图带着行李逃离——显然,在这场爆炸之后,他们都不再有任何抵抗的信心。刚刚被巴特聚集起来的意志被这道天雷完全的打碎了,别说是那些居民,就连许多士兵,也开始有了小心思——许多士兵甚至已经在相互打听,学习,或是互相确定那些伊利斯人劝降时要求的标准投降动作了。

    “必须立刻封闭那个口子!”男爵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在那一带设立监控地带,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接近城墙!告诉士兵们,伊利斯人的天雷只能使用一次!施放天雷需要消耗巨大的法力!快去!”

    “那如果伊利斯人放第二次天雷怎么办?”

    “那你就改口说只能放两次!”男爵怒吼道,“说什么无关紧要,关键是我们现在必须要说点什么!”

    军官很快下去执行命令去了,但他执行的效果显然并不是很好,这场爆炸的余波很快就在小阳城中掀起了波澜。

    男爵大人不得不陆续派出了更多的军官和部队,用于城内的秩序维持。而这些动作显然也引起了居民们巨大的不适应——所有这些军事行动都是需要开支一些“合理军饷”的,而男爵肯定是不会支付的,最后只能是居民们来承担了。

    不过好在,士兵们的贪婪暂时还是压倒了恐惧,夜逐渐深了之后,城内的躁动被平息了,男爵也开始派出了他的几个儿子,开始约束士兵们太过于过分的举动。

    就在男爵以为,今天的挑战总算已经结束,伊利斯人的阴谋已经破产的时候,在西门方向,再次传来了一声同样的巨响——然后又是同样的尖叫和骚乱。

    正如那名该死的,乌鸦嘴的军官最开始所担心的那样:

    伊利斯人放了第二次天雷。

    第89章 神始终注视着这里

    前三次爆破的时候,雅克男爵的应对思路是清晰的,他派出亲信带着部队,来到爆破口进行封堵,一方面要防备伊利斯人可能利用缺口进攻,另一方面,是阻止城内的士兵和普通市民发生骚扰。

    被巨大的爆炸声响不断惊扰的小阳城,此刻就像是一锅滚油般沸腾起来。

    大部分人已经把这不同寻常的声响,和白天伊利斯人的劝降联系在了一起。按照这个时代对战争的常规理解,一座城市失去了城墙的庇护,就好像一位骑士没有了盔甲。许多人开始本能的朝着城墙和那些爆破过的缺口方向逃跑,但是很快他们就遇到了男爵维持军纪的部队。

    “所有人一律回家!擅自出门一律绞死!”

    大部分人都乖乖的躲了回去,他们在陌生的屋子里挤成一团,惊恐万状的听着外面的动静。街道上回响着军队走动巡查的脚步声,还有士兵们的催促和叫嚷,偶尔还能听到普通人的求饶和惨叫。男爵果断的举措成功地维持住了秩序,整个小阳城又逐渐安静了下来。

    情况似乎得到了扭转,伊利斯人也并未如之前两次攻城那般,在施放天雷后就带队进攻——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兵力远远不如小阳城。

    然而,等到后半夜,伊利斯人的天雷施放到第五次的时候,这种被强力控制下的平静,渐渐出现了裂痕。

    城里的居民们敏锐的发现,街道上的士兵密度变得稀疏了,更多的爆破口稀释了男爵本来还算充裕的兵力。

    因为是黑夜,男爵没办法预计伊利斯人会从哪个口子冲进来,为了以防万一,每个口子他都要投入足够阻挡进攻的部队。

    城外的伊利斯人足足有一千五百多人,城内到城墙的路程需要走十分钟,算上来回,那就是二十分钟——男爵也许不是准确地计算到这个时间,但是模糊的战术思维还是存在的。防守缺口的部队必须能在缺口处坚持二十分钟以上,那每只部队的数量就必须达到数百人,考虑到士气,以及伊利斯人的天雷,还需要加倍,也就是说,每个口子男爵都需要准备近一千人的兵力,以及一群可靠的军官来进行防守。

    在口子数量还算少的时候,城内六千多人的部队是完全能够应付的,还能留出充足的余力来进行城内秩序的管控。但是当口子数量增加到五个的时候,男爵就发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现实——如果继续维持这种策略,等伊利斯人再爆破两次,他就完全没有兵力可用了。

    男爵不得不把城内维持宵禁的部队不断抽调出来组成预备队,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第六,第七次天雷。

    原本就惊疑不定的居民们在这些部队离开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是天赐的良机。

    分散在各个屋子里的小家庭很快开始聚拢,几家彼此认识的居民往往就会结合成一个更大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