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书迷正在阅读:叫声老公你敢答应吗、聽說愛情來過(限)、大佬身边的小废物(快穿)、将军归来、穿成虐文女主替身后、时教授那么宠、离婚1950[重生]、世家子、独善其身(女尊+姐弟骨科)、快穿之渣女翻车纪事[H]
“一则如今国内兵政几经震荡,尚未彻底整改;二则北人凶悍,论马背冲杀,朝廷并无优势;三则北地纵深极长,大军远征绝无速战速决之可能,天衍无功而返事小,朝廷自乱事大;四则长远看,陛下新政未稳,一时出兵易,事后安抚难,纵能得胜,也是干碍大局,事倍功半。” 辛涧父子纵然家事微妙,可任事谋划从来默契非凡,南境平乱也好,新政推行也好,他们是天下最高层级的掠食者,心狠手辣,野心勃勃,他们爱他们的千秋大业,爱他们的王权至上,愿意倾尽一生的心血和抱负来治理这个国家。 “那依太子之意,北境该如何?” “北人治北。”辛襄没有迟疑,西旻的请求在他脑海里迅速形成定策,“齐大人并非无能之辈,但北境诸事却频频掣肘,既然太子妃有解围北方之力,不如陛下就许她得心应手之名分,让她一试。” “太子以为什么名分合适?” “副总督。” “你不想让她回来?” 帝王倏地抬眼,不动声色地扣响桌案:“副总督弄不好可是要打先锋的,太子舍得?” “自是不忍,但为国分忧,不敢怜惜。” “此事非同小可。”帝王垂着眼帘,手肘缓缓搭上椅座,“北境局势如此动荡,公羊颛顼明火执仗,二线贵族蠢蠢欲动,一个男人上了马全民皆武士的地方,以齐嵩之老练尚且要束手,她一个姑娘家,能有什么办法?” “不妨一试。” 辛涧反笑:“不妨一试?” 辛襄:“太子妃头脑清楚,一步步也行得明白。此事虽无胜券,但有东境做夫家她自是无所畏惧,就算失手,咱们大不了帮她收拾摊子,改个策略,改副说辞,到时候再把人接回来,什么局面会应付不了?” 得实职,举荐副总督,这便是西旻此次来信之请求。 辛襄半个时辰前的确是在犹豫,他虽知西旻处事干练,但心头本能地有些不安,他并不奢求她能顺利平乱,但觉自己好似是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刚刚听父亲有出兵快刀斩乱麻之意,这才暂放犹疑,坚定举荐之心。 “罢。”辛涧叹了口气,道,“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那便让她试试。” 他袖口轻轻一扫,无意中打落案上一页纸张,那落纸飘飘,正好飞落辛襄脚下—— 帝王神色微变,辛襄却不查,垂头拾起,但见纸上一行时辰:三月十八日,卯时正中。当中一个大字:隆,乃赐予洪福,国运绵长之意,像是要取给谁的名字。 辛襄并不多思,将纸页拈起,递还过去。 帝王端坐上首,瞧着那纸笺,原本平舒的眉头又紧缩起来,突兀道:“四时家宴,咱们高辛氏的人丁席位便又少了。”言语间略有不振之意。父子俩关系不睦,辛襄与同父兄弟更是疏离冷淡,辛襄闻言心中尴尬,稍退两步,正欲辞下,又听帝王忽道:“阿襄,待过些日子你便二十岁了罢?” 远声是先帝取的字,襄却是父亲取的名。辛襄不知陛下日理万机,竟还记得他生日,僵直地点了下头:“……是。” 帝王右手弯曲,食指敲了敲案上纸笺,缓缓道,“男儿冠礼,便是成年,也是时候了……你学着帮父王辅国辅政罢。” · 又是夏天。 神京动作不断,储副冠礼,太子辅国。紧接着,朝廷撤除赤炎兵制,中、南、东三境另设旗号,调转旧部,重建军政布防,一时间君王直掌六卿,解析兵将,天下权柄尽收神京,王权大盛。章华太子身在其中,虽未被分得兵权,但一应改制事宜皆由他上下奔走,各路权贵看得分明,开始争相往东宫送女儿,更有消息灵通者,暗暗琢磨起该如何送儿子。 夏日,蝉鸣聒噪,无孔不入。 外间翻天覆地,邻近西南的象郡仍死水不动,波澜不惊,还是正午,郡尉府后堂已是醉了五个大汉,七扭八歪地倒做一堆,喋喋不休,细观其样貌,正是去岁七月让人侧目一时的马童、王喜、乌晋等人,因斩杀飞将军有功,还曾赐金封侯。 “娘的!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我此时若在神京,是不是少说也是个百夫长……?” 一人大着舌头,壮志未酬地抱怨,“这破地方要钱没有……郡尉也不能自己留,要玩的……嗝,没有,晚上酉时一过街上全关门,日子淡出个鸟,还不如当年跟着本家晚上去畅欢楼快活……” 其余人嘴唇也蠕动起来,醉醺醺地车轱辘话开始转:“陈留王……谁把他当王啊,他就是个流放犯,说什么封侯,我们就是他的狱卒!破地方,给我王位我都不要……” 马童:“陈留王要是作个乱,让我们有点事儿也好……呕……娘的,他也太没上进心了,他手底下那个谁,爱盖房子的那个将军,现在闲得连房子都不盖了,开始搞农桑了……这村野破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什么时候才能回神京啊……” “老马,不管怎么说,那个疯婆娘是走了,都三十岁了罢哈哈哈哈哈,老大不小了,终于卖出去了。” “啥?”乌晋揉了揉惺忪的眼,“她都三十岁了?操,枉老子还想试试她,她那个胸,可真是大啊,要是她能服软,我还想勉为其难收了她呢,会化形,不用干别的,一直给老子生儿子就行,把我们老乌家的血脉好好传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要我说这年头就是邪门啊,听说了嚒,陛下把北方副手给了个女娃子,真不知道丫头片子能理出个什么鬼!神京是缺人缺疯了吧,怎么没有人想着咱们呢?!等咱们哥儿几个回去,干他一番事业!” “对——!”其余四个人一起振奋了,同时粗声吼了一句:“干他一番事业!” 空空的郡尉府后堂被他们这一吼震了两震,颇有些气壮山河的意思,无奈这一声喊得太大,喊罢,五人脑子皆是一荡,酒意上涌,一瞬间,五个昏了三个。 · “对,这里可以养小猪,把水引进这里,顺着凹槽可以直接淌进槽子里,饲料就放在槽底下,存量足够五天,备好一次每日过来看一看就行,节省人力……” 高原湖泊,梯田鱼米,碧波温柔,霞光辉映。 何方归兴致不错,引着数人做着解说,就在二十几天前,他的想法还只是小尺寸木质模型,因为法式过于新奇,和工匠瓦匠前前后后验证了三遍,这才放大了尺寸施工,坐落成眼前这三大简猪舍。 暖风融融,鼓入袖中,忽有前排俊俏郎君歪头探看,指着楣檐下的黑圈,好奇一问:“那那个呢?那个是什么?” 郎君玉带襕袍,衣色清浅,举手投足间一抹帛光,气度绝然。来人许多都是随个过场,何方归说什么尚且记它不住,更不要说发问,乍然听他开口,无人觉得兀然,只道这声音温平带笑,如沐春风,入耳便生欣喜愉悦之感—— 第202章 布局(3) 郎君玉带襕袍,衣色清浅,举手投足间一抹帛光,气度绝然。来者许多都是随个过场,何方归说什么尚且记它不住,更不要说发问,乍然听他开口,众人皆是一愣,可也无人觉得兀然,只道这声音温平带笑,如沐春风,入耳便生欣喜愉悦之感—— 此时辛鸾边说边转过身来,唇边衔着笑,面若桃花。 少年身高长了些,青涩的面孔逐渐长开,更显俊雅端正,贵气温平。何方归擦着众人侧过身去,笑呵呵地去给陈留王解惑。 · 去岁辛鸾他们刚来的时候,辛鸾清算滇城人口,城中百姓也就八万,还多是些孤儿老弱。 那段时间,风波未净,有很多人投奔辛鸾,也有很多人离开他,但多是些逐利之徒,不足为道,辛鸾按部就班地接待,不断地从外祖父哪里借钱借物,将手底下人去领西南各地,自己则总领发令、税务、滇城重建,开商路,通百业,激赏移民,鼓励商旅前来建城揽工,逐渐的,这座城池开始真正热闹了起来,老士族们的子弟不断返乡,百姓门户兴旺,整个城池开始鸡飞狗跳、牛吼猪叫,城中铺子里开始卖出各种花样,竹编,紫陶,刺绣,银器,鱼啊,虾啊,腊排骨,烧豆腐……前些日子辛鸾随口问了一句人口,常驻人竟已然增到了十三万。 今日又是旧例携老士族来看百姓民生,何方归虽是个将军,但营建之事上颇有些匠才,新修改进的猪舍落成了,便也正好与各位公族介绍介绍。 “王爷。”一群人呜呜泱泱的,今日之事将毕,婧氏长子便趁隙近前。 辛鸾侧目,见是他不由露出露出笑容来:“景兄。” 辛鸾能与西南老士族相处融洽,千寻征穿针引线自是功不可没,这婧氏的长子在初期也是帮了大忙的,此人二十五岁,知大体,头脑又清爽,脾气还合辛鸾的口味,两人可谓是交情不差。 婧氏景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来:“王爷折节,臣有几句私话想对您说。” 何方归那方继续带众人去看女桑去了,辛鸾略一点头,随他行到僻静处。婧氏景心中欢喜,本想避人耳目快些说完,谁知辛鸾一动,人群外围那位九尺有余的勇士也亦步亦趋地跟了过来,他厚铠重盔不见面目,但是壮硕的身材宛如树干,一举一动,立刻营造出轰隆隆的山崩之势。 婧氏景:…… 众人听到声音自然也齐齐转过身来,辛鸾也无奈,笑着递给何方归一个眼神,让诸位继续,紧接着笑着回头拉着婧氏的手又往僻静处走了走,安抚道,“景兄但说无妨,我这侍卫不会透露半个字的。” 辛鸾都这般说了,婧氏不再纠缠身后那大块头,有些腼腆地开了口,“说来惭愧,此事原是臣家中私事。半月前三月街节,小妹出街游玩,偶然间得见王爷,回府便始朝思暮想,茶饭不思,还说非君不嫁。臣知王爷身份尊贵,婚姻之事非同小可,然实在是不忍妹妹受相思之苦,故而思量再三,今日斗胆来说媒妁之言。” 辛鸾唇边带笑,静静地如数听完,这才抬头:“小妹倾心之意,本王感激,不过景兄有所不知,本王业已成婚,实在不能再行婚娶。” 婧氏料天料地,没料到辛鸾这神来一句。 他呆了一呆,傻傻地盯着辛鸾看了数个弹指,辛鸾神色如故,与他对视。 婧氏自知失态,赶忙垂头,苦笑一声纾解尴尬,“王爷……也不必如此直接回绝于我……” “好男儿有两个女子不算什么,您若拿不定主意,不妨先见上小妹一见,若是见后仍是无意,再推脱不迟。我婧氏儿女心性直率,却也绝非胡搅蛮缠之人,婚姻之事非同小可,以已婚之名推婚,实在……有些不妥。” 辛鸾闻言失笑:“景兄莫不是以为本王在虚言搪塞你?” “不敢。” “还说不多心?” 辛鸾以拳敲了敲他肩膀,声音宽和,推心置腹,“我是真的成婚了,当时虽说年纪小,却也是正经行过大礼的。” “终身既定,一生一世,真的是没有第三人的地方。你若还不信我,自可去问何将军,我麾下旧部皆知此事,没有抵赖的。” 他语气温柔,语义却颇为坚定,婧氏听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心头也不免摇摆起来。 辛鸾也不逼他,拉住他的手回身,慢慢行着要去跟上众人,婧氏眼见自己的提议被轻描淡写地驳了,想到家中妹妹,又生出些不甘来,再进一言,“王爷别恼,可容臣再问一句?” 辛鸾:“你问。” 婧氏:“这一句大抵有些冒犯,但并非臣存心问东问西令您难堪,实在是不说清明回家无法答复妹妹。” 辛鸾失笑:“这么拘束做什么,无妨,你问罢。” 婧氏抽出自己的手来,行了一礼:“王爷这两年深居简出、形影落寞,众所皆知,可既有良伴,那为何不见其人啊?” 辛鸾的身躯一下子便僵直住了。 身后的侍卫粗鲁却敏感,察觉到主君情绪失落,立刻大踏步地走过来,想要将婧氏撵开,婧氏眼见他一动便吓了一跳,赶紧道,“是臣唐突,王爷既有难言之眼,在下便不追问了。” 他声音急切,辛鸾这才如梦初醒,抬了抬手,让那侍卫止步:“……无妨。”秋色绚烂,他笑了下,笑容并不悲沉,甚至还有些许爽朗洒脱:“景兄误会了,没什么难言之隐的,我那爱人只是出门散心去了,过不了几年……” 他笃定又从容:“便回来了。” ·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 天衍十八年按部就班地滑过,天衍十九年不急不躁地如期而至,一月,二月,三月,白日如常,蒸蒸日上,也平静无波,四月,志得意满的国家终于有了件像样的意外:大祭司况俊嘉祥去世。 老祭祀躬敬天命,侍奉三朝,在天衍朝十九年,以七十八岁高龄逝世,炀帝下旨,以国礼设祭厚葬,百官素服出城,天下三日禁行嫁娶。御使、宗室、重臣、亲缘、旧友,一时间老祭祀府上车水马龙,各方人马亲自登门,遣使悼念。 简素肃穆的祭祀堂内,一些官员也在窃窃私语着,互相询问可知老祭司临去前可又占出卦词来?这位祭拜五岳三清的祭祀地位超然,在他们眼中从来是伸手一触,便可窥探天机。当年的开城门,迎王师,之后的“日下生日”,炀帝登基时唱祷祝词,现在坊间又传出炀帝新政最后落地也有大祭司参与策定,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心生敬畏,都想趁此机会探些消息,以期拨清宦海前路。 司空复一身常服,坐在祭祀府外酒楼的二楼雅间中,支开窗格,默默的看着楼下冠盖如云,车水马龙。 “等多久了?” 雅间木门倏地开了,一人长身长腿地迈进来,一年多不见,他身上凛然的威仪又深重了许多。 司空复赶紧起身推手:“太子殿下。” “嗯。”辛襄略点了下头,姿态随意摆手入座,“匆忙回来的罢,你也坐,咱们君臣边吃边说。” 司空复于天衍十六年十月由武将转文臣,炀帝记他渝城先登之功,任其为渝城郡副郡尉,职位不大,恩信却隆。辛襄对这个从自己帐下转投地方的下属倒是并未记仇,他知道司空一族行事素来轻缓,一则齐嵩去后,司空大人任宰执,父亲害怕自己在神京踩错了脚,把儿子调往地方历练,这手棋走得没问题,二则当时陛下也没有流露出重用他的意思,重臣嫡子与储副如此交好,这本来也是件招忌的事情。 “殿下,您年初下令令国内男子书年,二十三到二十五岁全征做地方兵源,此事……”司空复缓缓开口,边吃边说。 朝廷、人才、税收、田赋、武备…… 如今帝国新政推行涉及方方面面,两年前谁也不会料到一向以性格复杂、手段强硬著称的陛下,会在公子襄成年后,大胆放权任用。 如果说陛下是运筹天下之人,那章华太子就是那柄如臂指使的开刃利剑,切分权责,锋芒毕露,年纪轻轻便已近天下之宰,在神京,太子府的风头甚至可以与司空丞相府比肩。 很多事情刚发生的时候,做臣子的其实并不能探测到主君的心意,要等尘埃缓缓落定,才能从许多布局中窥见帝王的意向。譬如,炀帝为何忽然提拔太子,一切实际实权分予丞相府与太子府两处执掌?司空府也是在去岁年末才想清楚,丞相行事持重,太子毫不藏锋,这二者配合推行新政,才算是严丝合缝。陛下锐意进取之心不怠,一个庞大而令人生畏的帝国尚在凝聚之中,又怎么会为国事而率先忌惮太子? 辛襄不喜琐碎俗务,司空复这般说话简略、头脑清明的汇报,他便尤其喜欢,三言两句谈罢正事,两个人便聊起了各自私事,外间人声不绝,时不时有重臣宣号,司空复忽道:“倒是许久不曾听闻齐二的消息了。” 辛襄筷箸一顿,紧接着如常道:“本宫也不知他近况。现在齐二了一切任事,都是直接与陛下汇报。” 司空复空口咀嚼了两下,斟酌道,“臣与殿下与齐二,这是儿时便有的交情了,如今疏远了,心中总不免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