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书迷正在阅读:我的董事长老婆、[红楼]大观园来了个小厨娘、秦少,早安、[综]排行榜第二的异能、[综英美]哥谭X王的见异思迁、[综]这日子没法过了、心理侧写师、[封神]我给孔宣找后爹、妙手狂医:征服冰山女神、[综]人生导师
水宪没说话,沉思着什么,过了半晌,才抬头望着贾放:“我一会儿让人把你带出去,出门就送你上车,会把你送到百工坊。你从百工坊慢慢回荣国府,切莫让旁人知道你今天在我这儿逗留了这么久。” “离开之后你也将此事忘掉,至少千万莫在令兄面前露出听说此事的模样。”水宪一项一项地向贾放交代清楚,“其余的就都交给我!” 两人旋即分别,贾放在早先那名将他迎进晚晴楼的伙计的带领下,再次穿过那狭窄黑暗的通道,待到地方,伙计便请他坐下。 贾放刚坐下,便觉得身体一动,紧接着马蹄声声响起,贾放这才察觉,竟然已经置身于马车中,直接离开了晚晴楼。 那名伙计也在车中,这时伸手,稍稍将车窗上遮着的帘子撩开了一点。这时天已全黑,道路两旁屋宇中透出的光线照在大车内。 贾放便顺着车帘挑起的那一条缝隙,往晚晴楼上看去。他看不见满楼的灯火,眼中只看见了一个飘逸出尘的人影,此刻正立在楼上,目送他这车驾缓缓离开。 * 几天之后便是贾政下场的正日子。这天天还未亮,贾代化贾代善、贾赦贾放贾敏,就全都聚在荣府门前,一起送贾政前往科场。反倒是史夫人那边是送出话来,说是起晚了,就不出来相送了。 但贾放猜史夫人是怕送贾政赶考时伤感,故意躲在荣禧堂里。 后来史夫人微红的双眼与微肿的眼圈,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 话说这会试共分三场,每三天举行一场,考生们每场要在号舍里待两天。 第一场,贾政头天是精神抖擞地去了,第二天像一棵霜打的茄子一样回来,回来便直接往贾代善和史夫人面前一跪,说是今科没希望了,求双亲容他三年之后再战。 贾代善听贾政复述了考题,当即皱眉道:“这么冷僻?” 贾政便登时露出一副追悔莫及的模样,贾代善问起,贾政却说,考前曾经翻开书本,都已经看到了一句在考试中被考到的经义,却没能往下看。 贾政说这话的时候贾放也在场,忍不住在心中暗笑,心想连贾代善都说冷僻的经义,又岂是贾政随手翻翻能看到的? 贾政这摆明了是在后悔:曾经有人把泄题摆在他的面前,他却没有珍惜。 但既然贾政选择了诚实,这就是贾政必须承受的,诚实的代价。 贾放则由衷地为贾政的选择感到高兴,不管这个二哥这次会试能不能中,贾政在他心中的形象,已经扭转过来,变得相当“光伟正”了。 第122章 贾政会试考了三场, 整个荣国府跟着茶饭不思、鸡犬不宁了九天。 自从贾政宣称第一场考砸锅了之后,史夫人就哭肿了眼。但她也算是坚强,隔天在眼下攃了粉, 照样送贾政去考第二场,而且之后能照样在府里与上门来做客的夫人太太小姐相谈甚欢。 “第一场考得不好, 又不是说整场就一定考不好, 否则人会试干嘛要分三场?不就是为了有人能‘后来居上’吗?”史夫人安慰贾政, “你觉得冷僻旁人也一定都觉得冷僻, 你答不出的旁人也一定都答不出。” 贾放听说这话, 虽然觉得史夫人说的未必尽然——像林如海这样的江南才子不一定便答不出那些格外冷僻的经义——但他认为这话能很好地鼓舞贾政, 让贾政重新振作起来。 除了贾放以外, 贾赦对这二弟的看法也有些不同。贾政第一场考试是贾代善亲自去送的,第二场第三场都赶上贾代善要上朝,于是都由贾赦亲自去送。 贾赦回来之后, 找贾放聊过他的感想, 提起贡院里举子们入场的那架势, 贾赦也不禁唏嘘:“可以想见二弟身上背负着多少……若换了我去考这考试,还没进那贡院的大门,恐怕就已经紧张地要晕过去……老三,你还别说,大哥今儿早上还真的见到一个晕过去的举子,后来没让他入场, 醒过来之后哭成什么似的。” 贾放也暗自感慨,的确这科举考试带给举子们的压力太大, 错过一次便是三年,试想士子们的大好年华,能有几个三年可供蹉跎。 贾赦继续说:“老二也挺不容易的。说真话, 我现在只想烧香磕头请神佛保佑,让老二今科过了吧……实在不忍心再看他熬三年了。” 贾放:原来大哥终于理解了二哥。 贾赦确实是理解了,此刻脸色黯然地道:“老二其实是……替我担着做儿子的责任……” 宁荣二府都是仗着军功出身,但为了家族绵延,需要子孙之中有人能在科场上站出来,搏取功名入仕,与父祖们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但读书一道却为贾赦所不喜,幸而有个书呆子弟弟能吃得下这种苦,肯从贾赦肩上接下了这个担子。 如今贾赦终于释怀了,道:“真希望有一天我不用与老二争。” 贾放却说:“别介,二哥是个好人,大哥你也是个好人,我只瞅着你和二哥都不错。以后怎么说,肯定还得父亲来定……” 他私心里却以为将来荣国府必须由贾赦当家做主,因为只有贾赦够圆滑变通,能将朝局看得通透,只要没有变坏,贾赦一定会是荣府合适的当家人;而贾政那孤拐又迟钝的性子,怕是容易将荣府带沟里去。 好容易到了最后一场的最后一天,这天贾赦早早就驾车去贡院接贾政回家,史夫人亦在家中准备了宴席,意思是不管贾政考得如何,荣府自己先都好好庆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