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刚才还说了一番豪言壮语让别人目瞪口呆的叶淮生回到家后听到林红绣与唐德恺的话,自己也目瞪口呆起来。 “对啊对啊。” 唐阮阮在一旁美滋滋地点头,脸上还挂着自豪的笑容。 叶淮生好一会才明白了过来,伸手摸了摸唐阮阮的发顶,“真棒,我们阿阮一定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小童星的。” “喏,这是剧本,你先看看。” 唐德恺从沙发上拿起一个小册子递过去说道。 叶淮生接过册子,只看了一眼,便愣住,然后很快露出一模诡异的笑容。 “淮生怎么了?这个剧本有问题。” 唐德恺诧异道,他已经研究这个剧本好几天了,也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啊,难道是自己天生就是个粗人,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所以看不出来? “啊,不是不是。”叶淮生连连摆手说道,“我就是觉得太巧了。” “巧?” 林红绣皱眉不解叶淮生的意思。 叶淮生将册子上的一个名字指给他们看:“总编剧,周玉金。” “怎么了?” “他是我妈妈生前最好的朋友,我叫他玉金舅舅,我妈妈曾经说过他是我国现在最厉害的戏剧家之一。” 叶淮生解释道。 “真的?!” 林红绣惊喜道。 虽然林红绣没有演过戏,但是她也明白,虽然都是演戏,但是演一个全国知名戏剧家的戏与其他不知名导演的戏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苏仙苏轼,生平最喜喝酒作词,平日在青楼楚馆流连,若是他觉得哪个歌妓入得了他的眼,玉手一抬,大笔一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给她做了一首词叫她唱。 那这位歌妓便会顷刻间火便整个开封府,受人追捧,似乎苏轼为她做了词,她就立刻沾了些文气,不再那么低俗,也更容易被正正的文人与贵族接受。 叶淮生点点头,“之前咱们在电影院里看的张灯结彩就是玉金舅舅写的,只不过之前一直都是作为话剧表演,这次他又根据话剧重新写了电影剧本。” “张灯结彩,。”林红绣惊喜道,“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电影写的好,那老唐淮生,你们说,我们阿阮如果演了这位周先生的戏,会不会变成像刘玉英那样的大明星啊。” 刘玉英就是电影版张灯结彩的女主角,一戏成名,成为现在全中国最出名的女演员。 唐德恺脸上地笑容也抑制不住,却还是控制着说道:“像刘玉英那样不太可能吧,毕竟我们阿阮只是演个配角的,但是我觉得我们阿阮长得这么可爱,大家一定会喜欢她的。” 第102章 明天再见 电影将在五月正式开拍,唐阮阮提前一个月拿到了剧本,主要是为了她这个小朋友尽早的熟悉剧本,背熟台词。 当然,这一切对于唐阮阮而言也都是不需要的。 唐阮阮双手撑着双颊看着窗外,眼中带着淡淡的哀愁。 好的故事能够给人以内心强大的震撼力。 不管这个故事多么的戏剧性,多么的荒诞,众人都能从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明天再见》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明天再见讲述了一个绝望中却包涵希望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民国二十年,中原地区春季降雨稀少,突如其来的大旱灾降临在人民头上。 主人公赵三孬家中有十一亩旱田,种满了冬小麦,带到了春夏之交收割麦子,然后播种苞米,一年的收成除去各种税赋和杂捐,再将一部分小麦换成红薯,也足够一家人将肚子填个七八成饱,饿不死人。 在这个乱世之中,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赵三孬有两双儿女,大儿子今年十三,叫金锁,二儿子叫银锁,今年十岁,他准备明年多佃几亩村里高财主的田,多收些粮,然后送两个儿子去镇上的私塾读书。 不求他们将来大富大贵,只要认得几个字,将来到高财主家做个账房或是工头之类的,多赚一份工钱,再娶个好生养的姑娘做媳妇,最好再给他生十个八个孙子。 赵三孬想到这些就觉得日子真有奔头儿。 至于两个女儿,月英与月梅,他也不会亏待她们,待长到十五六岁,请乡里有名的媒人说个家境殷实的人家,再一人打两只柜子,做三四身衣裳送出门去,不说十里八村头等的风光,但也绝不是与村中那些破落户卖闺女的一样。 可突如其来的旱灾打破了赵三孬美好的幻想。 村里年纪最大,迄今还留着脑后的辫子的三叔公有一天在河边看水。 突然说今年河水水位降低了,并且整个春季也只下了几场蒙蒙小雨,今年恐有数十年不遇大旱来临。 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少一些大家都能感觉到。 但是要说数十年不遇的大旱,这就有些夸张了吧。 顶多是今年的收成比往年低一些。 不过粮食减产也够让三孬不高兴的了,因为这意味着他的美好的计划又要推迟一年。 银锁才十岁不着急,但是金锁已经十三了,再过两年就要说亲,要是金锁读过私塾,那说不定就能娶个小地主家的闺女。 没有人相信三叔公的话,三叔公气的住着拐杖在街头痛骂,痛骂完后又老泪纵横的指天发誓,说村子里绝对要遇到数十年不遇的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