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小姐不当了[穿书]在线阅读 - 第67页

第67页

    果然是天黑路滑,社会复杂,人心险恶,江湖叵测!

    她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小老头儿却已经从鸭屎香这个可怕的名字里缓了过来,安安心心地品起了茶。

    第二日,齐老先生担任祭酒的第一天便颁布了和钟萸通宵商量好的新校规,不仅针对教师,也针对学生。

    第一,所有教师和学生必须建档,记录在校的所有情况,游手好闲之人予以退学并罚款处罚。这一点是钟萸在的时候就在办的,为了之后的职介所铺路。

    现在齐老把这条挑明了,鉴于他的威望和沈夕手下几百个土匪小弟带来的武力制裁,倒也无人唱反调。

    毕竟现在反对就等于挑明了说自己就是来学校混饭吃,贪图取暖的。对待这种无赖,土匪小弟们的拳头很有想法。

    第二,所有师生一律编入府兵后勤,一旦国家(秦王)有需要必须无条件接受调派。

    这是为了明确这些技术人群的所有权,毕竟封建时期人权不顶用,谁抢到了就归谁,若是这批人选择学了技术却不接受指挥,不配合秦王或者投奔其他有权有势的王爷封地,那秦王就亏大了。

    第三,给收徒的手艺人收生徒税,水平达到行业标准的徒弟越多,他们所要交的税越少,甚至还有奖励。

    第四,学生们和徒弟们都要接受统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同一水平考试,不合格的有复试,复试不通过的改为旁听,旁听生不能享受学校的所有优惠,包括食堂和夜宿福利。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一看就是钟萸的想法,齐老爷子也连连点头。

    第五,有文化水平的学子担任书记官,有奖学金,他们的职责是把这些常见的手艺活编制成图册,最后汇编成类似《天工开物》的工农业技术指导书。

    钟萸原本觉得这一项估计会很难,毕竟很多手艺人都不喜欢手艺传播出去,但她低估了古代人对于出书的热切,很多手艺人为了留名甚至愿意把自己的一二项绝活都拿出来。

    思路本就是一连串的,开了一个头余下的自然而然就会想到。

    既然要编书,那就搞个大的。工业到底不被看重,钟萸特地拿出了自己整理的试验田数据和其他农作物数据去找了齐老先生。

    老先生一看,本来还有些不明所以,直到钟萸说她要编写一本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的书,老先生震惊了!

    多少年来,人们多是编写一门专精的专业书,比如《农书》、《水经》等等,若是钟萸这本百科全书能编写出来,又有多少人将为之惊叹。

    而钟萸的初衷不过是可惜这个时代诸多匠人的奇思妙想失传,同时也是想为秦王造势,给在秦地为秦王争取士族支持的楚见辞减轻压力罢了。

    齐老先生有些激动,但他很快平静下来,因为以他的年岁绝对看不到这本书编完的那一天。

    钟萸却不让他这么想,开解他道:“全书编写下来晚辈都等不到那一天,若是分册,便不须求全。知识技术总在变动,纵使我们能活上千岁也看不到此书完结的那天,但只要后人有心,便能根据册数往下编纂。

    时间漫长,晚辈与齐老不过同是沧海一粟。不过齐老此粟比晚辈却是要大得多了,有王爷为首,告知天下齐老欲著此书,再把众位高徒请出来襄助,天下学子定会甘愿为此书奔走,我们也能早日见到成书了。”

    齐老听了这话却不满地看向钟萸:“那你这个小娃娃呢?当真不慕名利,甘心将此等大功拱手让人?”

    钟萸摇头道:“晚辈不过一介凡人,所求的不过是天下安定、锦衣玉食罢了,并无很大的志向。偶尔有这样的想法若不是有各位前辈大能,晚辈一人也是实现不了的,恐怕只当做了个梦而已。”

    齐老先生无奈道:“倒是老夫看走了眼?”

    齐老先生的夫人却道:“人各有志,钟姑娘有自己的想法,又不害人,有什么走不走眼!我倒觉得你这小姑娘十分合眼缘,若是平日里不忙只管来找老婆子唠唠嗑,他呀,无聊的很!”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泡脚喝茶.jig

    第四十章

    齐老先生走马上任担任祭酒的学校竟然不是某官学也不是国子监, 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技校,天下学子都惊了, 秦王的大哥们瞧着这个往日看不上眼,处处显得懦弱老实的欧豆豆只觉得一头雾水,就连在逃的北定王都忍不住对他这个奇怪的操作侧目。

    要说秦王有野心吧?偷摸把文坛执牛耳的大佬齐老先生请到自己的封地, 若老先生振臂一呼,四野之内学子士族定然应者云集。

    要说没野心吧?好像也说得通。毕竟人家请了老先生居然让他去给一群没文化的大老粗当祭酒,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总之,秦王在各位大佬眼里挂上号了, 都管他叫——

    傻缺。

    因为这事, 大家居然下意识忽略了登贤文阁一赋封神的楚见辞。

    朝局变化诡谲,光盯着大佬们已经够累了,哪里还能注意到飞花楼一个江湖组织暗地里因为楚见辞的穿针引线, 竟把聚集在京城的学子氏族们聚集到了一起。

    再看岭南。

    上次倭寇进犯, 韩进带着水师把沿海海寇的老巢都清剿了一遍, 没有发现任何神奇的藏宝地,没别的原因,海寇们都是把头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的人,有了钱都拿去享受了怎么会想到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