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敛财人生[综]在线阅读 - 第1607节

第1607节

    婆媳两个一边拌嘴,一边往出走。

    林雨桐给带了两大包裹的东西。一包是给家里的老老少少的衣裳鞋袜,一包是精米细面油炸豆腐跟几斤猪肉。算是把年货都叫捎带回去了。

    常秋云也没客气,她也不是空手来的。一大包熏肉,说是林百川的战友送来的,叫给晓星分一点。一包是早前林雨桐叫她帮着晒的萝卜干茄子干的,还说这些家里没人爱吃这个,都给她带来了。

    不爱吃,那是你们不会做。

    做好了一样好吃。

    林雨桐拿了一只熏鸡一只熏兔子,叫丹阳给晓星送过去了。她自己在家做饭,准备包包子。

    萝卜干用水泡发了,剁碎。再把板油炼制剩下的油渣拌进去,加点粉条进去,再调味。这么做馅,包出来的包子最好吃了。有嚼劲又不油腻。

    丹阳一顿能吃三个拳头大的这种包子。

    一边吃饭,那边丹阳一边跟她爸商量:“……开学我都想跟铁蛋哥一块去上学去……”

    铁蛋都上小学了,她的意思是她也想上小学。

    可等过了年,她虚岁才六岁,到了后半年,勉强算是够五岁了。

    如今这倒是年龄限制不大,五岁也不是不能上学。

    可……是不是有点小。

    四爷却一口答应了:“行,明年一开学爸就送你上小学去。”插班也行。

    林雨桐马上就明白了,紧赶慢赶的,只要丹阳能赶在六五年高考,都是幸运的事。

    别说不敢耽搁,要紧的时候,该跳级还得跳级。

    见闺女看过来,她马上点头:“听你爸的。”然后又不免好奇,问她:“怎么就想着去上小学了……”

    她马上放下包子手舞足蹈:“妈你没看见吗?铁蛋哥多神气啊!他都是少先队员了……”很是羡慕的样子,“都戴上红领巾了……妈知道吗?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先辈用鲜血染红的……”

    林雨桐听明白了:因为想佩戴红领巾,想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所以,她要快点上小学。

    好吧!孩子们这个情感是朴素而真挚的。

    林雨桐和四爷大力夸赞,四爷还表示:“有什么想要的,爸爸给你买。”

    丹阳眼睛一亮:“我想要皮筋。”

    皮筋这玩意,得用松紧带做。林雨桐说我想办法拿出来给她弄一个,四爷却给制止了,“我想办法。”

    啥办法呢?

    从林百川的司机那找了废旧的轮胎,橡胶轮胎用剪子剪得细细的,一圈一圈的剪下来,然后焊接好,就行了。

    这玩意结实,别说孩子玩不烂,就是大人来回的拉扯,也不是那么轻易就断的。一般的那种用松紧带做的皮筋,根本就不结实,里面的皮筋断了,外面裹着的那一层膜特别膈人。

    有了这东西,这丫头就不怎么爱在家里呆着了。楼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不少,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就在楼外头玩了。大部分都是那种丢个沙包,或者画格子在地上蹦,要么就是抓拐,皮筋这东西,做松紧裤还要用呢,谁家舍得给她们玩跳皮筋。

    如今丹阳拿了一个,就比较吸引女孩子了。大的带着小的在外面玩,渴了饿了自然就回家了,根本不用人管。

    过年杀鸡的时候,四爷又专门留了几根公鸡尾巴上的羽毛,给孩子做毽子。

    丹阳还没怎么关注新做的毽子,注意力全被剩下的鸡毛吸引了。等确定他爸不要剩下的东西了,她就一股脑的给收起来了。然后叫上铁蛋和狗子就往出跑。一路跑到厂门口,然后蹲在门口等那种摇着拨浪鼓收鸡毛的。有那种用鸡毛换糖的摇着拨浪鼓的小商贩,常不常的会到厂门口转悠。三个人等了半晌工夫,才给等来了。一堆鸡毛换了几块糖,丹阳还把她的那份带回来给了援华了。

    回来还跟林雨桐嘀咕:“本来还想换草纸的,但铁蛋哥和狗子哥肯定不乐意,他们都陪我很长时间了……”

    把林雨桐逗的:“换了就换了吧。一会子给你做南瓜糕吃……”

    南瓜加点糯米粉,再加点鸡蛋和蜂蜜,就是丹阳的最爱了。

    “还要吃蒜苗炒腊肉!”她蹦跳起来,“我去摘蒜苗。”

    家里的蒜苗都在阳台上呢,长的绿油油几盘子。

    反正是吃什么菜都好,只要别吃白菜萝卜。林雨桐其实很少给做白菜萝卜的,但是老太太在这边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主菜就是白菜。

    当然了,家家户户的主菜都是白菜。就是过年了,能吃点好饭了,也依旧是绕不开白菜

    这个问:“呦!怪香的,啥菜啊!”

    那个说:“酸白菜汆肉。”又问:“你家呢?吃啥好吃的呢?”

    “白菜炖肉。”那边马上回。因为有肉吧,声音都无端的宏亮了几分。

    但不管是汆肉还是炖肉,其实就是在白菜里搁了两片薄薄的肥肉片,有个肉味就行了。过年了,一口人就一斤的供应肉,还要包顿饺子呢。哪里有富裕的?

    如今过年,不是实在特别特别亲近的亲戚,都不用去拜年的。见了面问声过年好就行了。去拜年,那是难为人家,没法留你吃饭啊。

    老规矩,过年只回林家,而且不空手。林雨桐带着一篮子蒸好的包子去的。晓星呢,苏瑾家里给寄了半袋子的花馍,她拿了十个,反正就是留在娘家吃饭,也不算是吃了娘家的粮食的那个意思。

    把林百川气的:“你爹我就供不起你们吃顿饭?”又呵斥她们:“以后不许带着东西上门了。”闹的多生分啊!

    于是在两家走的时候,辛甜赶紧把别人松给林百川的挂面,一人给拿了三五斤的,叫提回去了。

    她也知道,小姑子们主要还是顾忌着家里有嫂子,所以赶紧表态,说明我确实没有嫌你们的意思。

    大垚回来了,给几个孩子的不是钱,而是布票。部队是半供给制,外面的衣裳都是部队发的,但里面的内衣,都需要用布票你们自己去买。所以,每个人有一定量的军用布票。家里老娘给做的内衣,够他穿成十年的了,这布票又有期限,干脆给几个孩子分了。如今最费布料的,也就是孩子了。那句话咋说的,不见孩子长,只见衣服短,说的就是这样的。

    送布票……这个……孩子高兴不高兴的,还真不知道,不过孩子妈们都挺高兴的。

    大垚没能在家里多呆,说是有任务,要赶在初五的时候回学校。

    常秋云是不知道上学的学生有啥任务,林百川不叫问,不光不叫常秋云问,他自己也不问。大垚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命令就是命令,该走就只管走。

    不过在书房,林百川还是拿着几个海岛的地图在看,他是怀疑,大垚的走是跟解放这些岛屿有关。

    不管怎么样吧,过年孩子挺高兴。大人们不管多难,日子凑活着又熬过了一年。

    过年了,上班了,广播又在批判什么文艺思想了。工人们听归听,没几个过分关注的。

    但是很快的,就有一件大家谁都得关注的事。

    什么事呢?

    报纸上说要发行新人民币了,如今用的得回收。

    好些人就不知道这回收是咋回事,着急忙慌的说:“手里的这些钱不该留着的,早点买了东西多好……”

    这话叫人哭笑不得。

    因着林雨桐在银行学校里授课,好些人就来问了:如今这是几个意思啊?发行是怎么发行的?回收是怎么收回的?

    林雨桐就说了:“去银行兑换就行。一万换一块!”

    啥玩意?!

    凭啥啊!凭啥一万换一块?

    林雨桐又跟她们解释,这一块钱跟一万块钱能买到的东西是一样多的。

    众人恍然:也就是这次的钱更值钱呗。

    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不光各家等着去银行兑换,财务科也空前的忙起来了。

    这新旧的交替,以后这进账出账的,钱币不一样了,面额也不一样了。之后的账目是要跟前面的账目做一个切割的。

    这几天,她就来回的忙这事呢。

    等把公事忙完了,才得空把家里的钱给换了。

    家里的钱兑换之后也就三百来块,可这跟大部分人家比起来,也是绝对的富裕人家了。

    很多人家就是就是三五块钱。

    钱换出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教丹阳认钱。之前的旧钱认过了,但是之后不会怎么见到那种钱了,所以还得重新学了。

    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两元三元五元。

    最大面额就是五元,最特殊的面额就是三元。

    林雨桐记得后来还收回去了几个由苏国代印的版本,又换了不一样的一元和五元的版本,取消了三元版本,增加十元版本。

    但具体是哪一年的,她都记不清了。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这回再换自己肯定能给记住了。到时候再说吧。

    就这十张面额的钱币,摆在丹阳的面前叫她认。

    丹阳一脸的莫名其妙:“我认字的!”

    钱上都写的呢嘛!

    哦!对了!人家现在是小学生了。

    别的孩子没有基础,她是有基础的,因此,对于她而言,学的并不是很困难。发书的第一天,一回来就拿着课本兴冲冲的念:“第一课……开学……开学了。”

    念到这里,林雨桐就听着,看开学了怎么了?

    然后没有了,她翻页了!

    第一课就这三个字:开学了。

    “第二课……上学……我们上学。”

    进步了,是四个字!

    好吧!林雨桐淡定了,人家课本就是这样的。

    “第三课……同学……学校里同学很多。”

    嗯!这一课的字数多了一点。好像一课比一课的要求记得字数多了一点。

    林雨桐觉得这么下去这孩子的学习不用太担心的。

    但是很快的,问题出来了。

    丹阳爱念书,每天放学回来都对着朝阳念书。什么‘国庆日,开大会。大家欢呼m主席万岁’,什么‘马来了!马来了!你到哪里去?我到b京去。你到北京做什么?我要去看m主席。’‘我们要做m主席的好孩子。到了九岁,我们要戴上红领巾。’

    她每天对着朝阳念,朝阳到了学说话的时候了,然后猛地一天晚上,这小子说话了,叫的第一个人不是爸不是妈,他在说:“mao……mao……”

    问题他说的这个口音啊,跟丹阳念课文的口音是一样的。

    丹阳念课文什么口音?

    她老师是什么口音,她就是什么口音。

    就是这么神奇。

    想象中的用普通话念出来的朗朗读书声是不存在的,每个初学的孩子都随着老师的口音,发着连大人都觉得绕口的音,跟着老师学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