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娇娘敛财手册在线阅读 - 第121节

第121节

    程峪再看眼萧砺,“让老四去干,闲久了就爱惹是生非。对了,杨姑娘可听说武定伯府走水了?”

    “啊?”杨萱讶然摇头,“没听说过。”

    萧砺轻咳一声,警戒意味甚浓。

    程峪仿似没听见,悠悠地道:“就是大年除夕那天,不知怎么突然着了火,据说是下人偷偷烧香烧纸引起的,所幸发现得早,只烧毁了三四间房屋,并没有伤着人。”

    杨萱突然就想起,除夕夜里,萧砺从外头回来,眼眸里亮闪闪的光芒。

    除去他,还能有谁?

    杨萱狠狠瞪了萧砺一眼。

    才刚吃了亏,伤还没好利索,就跑去放火,要是再挨上一刀呢?

    她是决计不肯再给他上药了。

    程峪见状,唇角弯一弯,“杨姑娘,上次义父跟老四说得很清楚。回去让老四原原本本告诉你。”

    萧砺“霍地”站起身,“我没空,我得去趟广平府……”

    第125章

    等杨萱从程峪家中出来,已是薄暮时分。

    夕阳如血, 将西边的云彩晕染得五彩斑斓, 悲怆而苍凉。

    寒风凛冽, 肆无忌惮地朝他们扑过来,杨萱斗篷上的帽子一下就被吹落了。

    萧砺停步替她戴上,系紧带子。

    杨萱盯着他双眸问:“范公公对你说什么了?”

    萧砺将她的手拢在掌心, 面上浮现出一丝可疑的红色,风轻云淡地回答:“先前都告诉你了,就是让我顾忌点儿名声, 行事慎重些。”

    杨萱不信, 萧砺却不肯再说, 只咧着嘴傻笑。

    其实,范直除了让萧砺顾忌名声外, 还提到了杨萱。

    他说:“以后你媳妇儿免不了要跟京都的夫人命妇打交道,妇道人家聚在一起都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 你得替她考虑考虑。”

    原本范直并不赞成萧砺把杨萱留在身边,一来觉得杨萱是犯官之女,对萧砺的前程没有助力;二来觉得她太漂亮,既担心被别人觊觎给萧砺惹麻烦, 又怕萧砺耽于美色不求上进。

    但是看到两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却无逾距之举,而且几次跟杨萱相处, 渐渐也就改变了看法。

    而那天却是头一次明明白白地当着萧砺的面儿表明态度。

    萧砺也这么想, 除了杨萱, 他再不会另娶他人。

    这话,却不好意思宣诸于口。

    杨萱不再追问,转而问道:“大人去广平府做什么,要去很久?”

    萧砺这次回答了,“去给教我习武的师傅拜年,初八一早去,初九夜里怎么也能赶回来。”

    杨萱放下心,拢了拢身上的厚棉斗篷,又瞧眼萧砺单薄的夹袍,问道:“你冷不冷?”

    萧砺笑着摇摇头,“习惯了。以前师傅说穿太暖,精神容易松懈,不许穿多。有时候冷得发抖,打两趟拳就暖和了。”

    杨萱叹道:“学武是不是很辛苦?”

    萧砺默一默,不提辛苦,只淡淡道:“我觉得值。”

    杨萱抿抿唇,觉得自己是犯傻了。

    即便读书,也是辛苦的,每天鸡鸣就起,半夜方睡,除了四书五经之外,更要每天练字以图给阅卷考官一个好印象。

    何况是习武。

    默默地叹口气,加快步伐,走过一刻钟,身上果然暖了,等回到椿树胡同,竟然还沁出一层薄汗。

    初八一早,萧砺赶着城门刚开出发,初九傍晚正踩着饭点进门,给杨萱带了一布袋金丝小枣。

    接下来几日,萧砺也没闲着,天天早出晚归,说是去打听木材和石料。

    偶有空闲,就带着杨桂到后面灯市胡同看匠人搭灯楼。

    因为圣上发话灯会要大办,司礼监和营造司不敢怠慢,从初八开始就准备了毛竹搭台子。

    小孩爱热闹,天天在旁边围着看。

    杨桂也不例外,写完每天的功课就惦记着往外跑。

    一晃眼,灯楼搭建起来,上元节也到了。

    去年杨萱在家守孝,又因萧砺不在京都,拘着杨桂也没出去玩,今年声势这么浩大,杨桂肯定是关不住的。

    所以,吃过晚饭,萧砺提出带杨桂逛灯会时,杨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杨桂拉着杨萱的手,“姐也去。”

    杨萱摇头,“姐在家里看门。”

    萧砺看着她浅笑,“一起去,没人敢来偷东西,再说离得近,想回马上就能回。”

    杨桂随着附和,“大黄可以看家,它一叫我就能听见。”

    杨萱莞尔,对春桃道:“那咱们也跟着看看热闹。”回屋重新梳了头,换了件衣裳。

    刚出胡同口,就看到外面空地停着的一大排马车,而更多车辆仍不断地驰近。

    杨萱顿时想起之前,天刚擦黑,辛媛就迫不及待地催着马车出发。

    她们两人再加上秦家姐妹,一起吃吃喝喝,也是热闹。

    今年辛媛不到腊月又回了真定府,要等过完上元节才能回来。而秦家,自从断了来往,她再没打听过她们的消息。

    也不知是在京都还是回了老家。

    杨萱暗叹一声,敛住心思,去牵杨桂的手。

    杨桂却不肯让她牵,蹦蹦跳跳地跟萧砺走在前面。

    没几步,走到灯市胡同,迎面便是那座两丈多高的灯楼。灯楼最上方挂着四个硕大无比的灯笼,每个灯笼上写着一个字,连起来就是“风调雨顺”。

    字是规规整整的正楷,许是用金箔写成,被灯光照着熠熠生辉,甚是醒目。

    看来圣上楚洛跟前世一样,仍是会选用“丰顺”作为国号。

    绕过灯楼往前,则是一个接一个的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挤着不少行人,摩肩接踵。

    萧砺俯身对杨萱道:“我带阿桂到杂耍的地方看看,你跟春桃慢慢逛,若是累了就到卖吃食的摊位那边歇着,咱们在那边汇集……记着不许暗处去,要是走水,就贴墙根站着,别到处乱跑。”

    杨萱一晃神,仿佛又回到几年前,她拜托他去找秦笙,他劈头盖脸训斥她一通的情形,不由莞尔笑道:“我知道,大人早两年就说过。”

    萧砺似笑非笑地看她两眼,大手一抡,将杨桂扛在肩头,奋力挤过人群往前面走去。

    没有杨桂这个小累赘,杨萱省心不少,跟春桃沿着摊位一家家逛过去,买了只黄杨木的荷叶托盘,一只雕着莲花纹的妆盒,又买了一对黄杨木簪和一对羊脂玉发簪,再有丝线、花样和浆好的袼褙等零碎物品。

    这些东西,平常灯市胡同也有卖的,但不如这会儿的颜色多品种全。

    可人实在是太过拥挤,只买了这点东西,已经花费了大半个时辰。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两人手里又拿着东西不方便,杨萱不打算再往里挤,索性直接到吃食摊位前歇着。

    时间还早,吃东西的人不多,只坐着三五桌人,相比其它地方的喧闹,这儿反倒清静得多。

    杨萱怕萧砺瞧不见自己,特地选了个显眼的地方。

    春桃放下东西给杨萱要白汤杂碎,杨萱一拃一拃量袼褙,估摸能做几双鞋。

    正量着,忽而察觉旁边有人瞧过来,杨萱不愿多事,只作不知道,谁知那人竟有些放肆,盯着看了大半天都不移开。

    杨萱恼怒地回视过去,忽然怔住了。

    馄饨摊位前的桌子旁,坐着四个打扮得体的女子,正对她的那人约莫十七八岁,穿着天水碧云雁纹对襟长褙子,外面披件大红羽纱斗篷,肤色很白净,可眉眼之间却好似笼层散不去的愁云。

    岂不正是她方才还想起过的秦笙?

    杨萱正要开口招呼,秦笙已大步走过来,“阿萱?”对着她上下仔细打量番,唤道:“果然是你,阿萱!”

    腮旁仍是带着笑,眸里却已洇出水花,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碎光。

    一时竟辨不出是哭还是笑。

    杨萱心里五味杂陈,低低唤一声,“阿笙,许久不见了。”

    “是,”秦笙伸手握住杨萱的手,紧紧地攥着,“刚才打量你好几眼,一直没敢认,你还好吗?”

    杨萱笑笑,“还好,你呢?我以为你们回老家了。”

    秦笙道:“是回去住了些日子,去年五月又回来了……我爹闲不住,还想再找个差事做。”

    去年五月,正是丰顺帝御笔点进士的时候。

    新帝继位总是要用人,想必秦铭正是打的这个主意。

    杨萱不太关心秦铭是否找到了差事,眼角瞧见那边的秦太太和秦筝,笑道:“我去跟伯母打个招呼。”

    秦笙陪她走到馄饨摊位前,杨萱屈膝行礼,“秦伯母安好。”

    秦太太神情很淡,“不必客气”,侧头对秦笙道,“出来这么久,你爹肯定着急,咱们赶紧回去。”

    竟是不看杨萱,攥着秦笙的腕便走。

    秦笙连忙对杨萱挥挥手,“我家还在老地方,得空去找我玩,写信也成,你住在哪儿……”

    不等说完,已被秦太太拉着离开。

    杨萱咬咬唇,看到地下有晶亮的东西闪耀,俯身捡起来,是只赤金镶着玛瑙石的耳坠子。

    春桃凑过来道:“会不会是秦二姑娘的?她方才坐在这里,姑娘要收着送回去吗?”

    杨萱摇摇头,将耳坠子依旧扔在地上,“看谁有福气捡了去,这坠子能换三五两银子,也是笔小财。”

    她没有忘记,三年前的上元节,就在这个地方,秦笙被周路纠缠着私下相会。

    秦笙假装掉了耳坠子,宁肯豁上名声不要,想嫁给周路。

    是她想方设法替秦笙开解。

    后来秦笙住到点枫庵要寻死觅活,秦太太求她去解劝,当时恨不能把她当成再生父母救命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