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大国重工在线阅读 - 分段阅读_第 1733 章

分段阅读_第 1733 章

    黄金

    兰苑地产公司海东会安黄金滩项目部的小会客室里,公司董事长朱菊兰微微侧着身坐在真皮沙发上,手里优雅地端着一个细瓷茶盏,笑吟吟地看着坐在另一张沙发上的客人,等着对方说话。

    这位客人,正是会安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郭明翰,别看他的职务颇为尊贵,在朱菊兰面前却丝毫也端不起架子来。兰苑地产是全国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朱菊兰名下的财产众说纷纭,最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是在百亿以上,这样一个人,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去,当地官员都是要出城十里来迎接的。

    会安是个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沿海城市,身家过亿的民营企业家就有几十位,像阮福根这种成功的企业家,身家已经有十几亿了。但饶是如此,朱菊兰的出现,还是让会安市政府倍感兴奋与惶恐。当听说朱总此行的目的是想在会安投资做一个名为“黄金滩”的大型地产项目,总投资高达上百亿的时候,会安市政府当即做出决定,所有部门的工作全部对“黄金滩”项目开绿灯,任何阻碍黄金滩项目的人和事,一律强制扫除。

    朱菊兰对市政府的态度表示了高度的满意,随即让手下人给市政府送去了项目的总体规划。官员们兴冲冲地打开这份规划,当看到规划位置的时候,就一个个都傻眼了,原来整个规划区域的中心,是一颗特大号的钉子,那就是十年前由国家装备工业公司牵头在会安兴建的极限制造基地。

    当年,借着国家在海东建设大型乙烯项目的机会,冯啸辰力主由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联合在会安兴建了这个极限制造基地,专门用于为大型乙烯这样的项目制造超大、超重部件。极限制造基地的选址曾经有过几个方案,那时候的会安市政府花了不小的力气,才把这个基地争到了手。

    考虑到超大、超重部件的运输问题,极限制造基地被布置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当时那里只是一片荒地,会安市几乎是半卖半送地把几千亩地划给了极限基地,使极限基地能够很迅速地建立起来。

    极限基地的建设,对会安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极限基地的存在,许多原来缺乏大型部件制造能力的企业能够找到外包协作机构,也就有能力去承接各种大型项目了。像阮福根的全福机械公司,这些年能够快速发展,与极限基地的助力也是不无关系的。

    装备企业的兴起,又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的出现。本地工人不够用了,大量内地农民工纷纷涌入会安,又促进了会安的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极限制造基地是会安经济发展的一颗种子,在前些年,大家谈起这个基地时,无不盛赞前任领导目光远大,做出了最英明的决策。

    光yin荏苒,沧海桑田。十年时间过去,会安的城市规模扩大了五倍不止,原来极限制造基地所在的荒滩,如今已经与城市连为一体。沿着极限基地为运输大型部件而修建的公路两侧,一片片住宅、商铺和写字楼拔地而起,地价也像坐了火箭一般飚升。当年以几百元一亩划拨给极限制造基地的地皮,现在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几万元。极限制造基地几经扩充,占地面积已经达到了近8000亩,光地皮的价值就已经达到了4亿以上。

    如果仅仅是4亿元的地皮,会安市倒也不会过于心疼,毕竟会安的财政也还不缺这区区4亿元。关键是如果能够把这些地皮开发成房地产,其价值起码能够升值10倍,这个利益就不是任何人能够无视的了。

    在会安市政府内部,开始有人公开抨击当年的领导,说那些人鼠目寸光,怎么能够把这样一片黄金地皮拿来建什么极限基地呢?会安市有这么大的面积,随便什么地方找不到一片荒山野岭,想建极限基地,到那些地方去建不是更好吗?

    这些人当然是在用穿越者的视角看待问题了。10年前,有谁会想到会安的建城区能够扩展得这么快。在当年,这里的确就是他们口中的荒山野岭。极限制造基地开工建设的时候,有多少人在心里偷笑,说市政府把一堆垃圾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