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去炼铁厂
“而且,咱们宣镇的兵力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两万步兵就可以了。至于骑兵的数量,可以多一些,咱们宣镇的这两万士兵加上科尔沁的骑兵以及毛文龙和郑一官的人马,完全能将辽东拿下来。”楚舟平再次开口道。 “不错,咱们的兵力两万人就够了,其实这次我不仅要收复整个辽东,我还要将整个奴儿干都司收复。 除过奴儿干都司之外,我还打算接着往北攻打,尽最大的可能拿下更多的土地。 这些土地看上去没有中原的土地好,没有多少土地能种植庄稼,可是这些土地不一般。 这些土地的下面有着很丰富的矿产,虽然现在咱们没有能力将这些矿产开采出来,但是,咱们不能只顾眼前,要为子孙后代打算。”赵文看着书房中的几人,开口道。 刘文众和楚舟平对视一眼,虽然他们两个不知道赵文是如何得知奴儿干都司底下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两人这次却没有开口过问。 毕竟以现在宣镇的实力,那些这些土地也就是多费一些时间罢了。 “好了,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了,你们两个现在赶紧下去安排去吧。现在距离出兵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一个月的时间中,一定要加紧制造物资。 虽然建奴的实力不够看,但是现在的辽东已经被建奴祸害的不轻,咱们要提前做好恢复辽东生产的准备,这才是消耗物资的大头。” 辽东的建奴对于赵文来说,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消灭建奴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想要恢复辽东的生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赵文的打算中,收复了辽东之后,就要着手往辽东移民。辽东土地上原本的百姓被建奴糟蹋的不剩多少了,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口支撑,想要在短时间内回复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往辽东移民的话,所花费的财力物力就大了,对于这样的事情,赵文不得不早做打算。 “遵命!”刘文众和楚舟平冲着赵文拱拱手,随后就要往外面走去。 几人刚刚走到房门的时候,赵文就叫住了两人。 “先等一下!”赵文看着两人的背影,忽然想起了什么。 “大人还有事吗?”刘文众和楚舟平转过头来,看向赵文。 赵文道:“你们两个制定一条鼓励生育的命令。” “可是大人,咱们之前不是发布过这样的命令吗?”刘文众一脸疑惑的看着赵文。 其实早在赵文升任宣镇总兵的时候,赵文就发布过这样的命令。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加上宣镇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效果还算不错,宣镇中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但是增加的人口对于赵文来说,还是有些少。 “这次不一样,这次我打算对生孩子多的百姓进行奖励。生两个孩子为正常水平,没有奖励。两个以上,每多出来一个,赏赐银元二十块,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生的越多,赏赐就越多。 而且,百姓也不用担忧孩子的抚养问题,如果有家境贫寒,抚养不起孩子的,查明之后,总兵府会对其进行补助。这个政策不限于宣镇地界,只要是咱们的领地之内,都会享受到这个政策。”赵文看着两人,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数越多,优势就越多,再加上赵文定下的基本国策乃是对外扩张,所以对于人口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大人,恐怕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拼了命的生孩子啊。再加上咱们现在在对其进行补贴,咱们的财政压力会很大啊。”刘文众忧心愁愁的看着赵文。 刘文众这番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多生一个孩子补贴二十块银元,多生五个就是一百银元,再加上还对那些抚养不起孩子的家庭进行补助,这样一来,恐怕整个宣镇所有的百姓都会拼了命的生孩子。毕竟有钱拿,还不用担心养孩子的问题。 “哈哈,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不怕百姓生,我就怕不生。人多力量大,孩子越多,咱们的实力就越大。行了,这个政策就这样决定了,你们两个赶紧下去制定具体的条令去吧,争取在明天早上将这个命令传达下去。”赵文不等刘文众反驳,直接拍板决定。 刘文众原本还想再劝劝赵文,可是看着赵文已经这样决定了,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冲着赵文一抱拳,朝着外面走去。 等到两人离开之后,赵文在书房中处理了一些事情,然后走出书房,朝着后院走去。 “鼓励生育是个好事,我乃是宣镇总兵,可要做好带头作用啊。”赵文一脸笑意的踏进了后院。 第二天清晨,走街串巷的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大声嚷嚷着:“总兵大人有令,要鼓励生育,对生孩子多的进行赏赐。从今天开始,生两个儿女的为正常水平,没有奖励。两个以上,每多出来一个,赏赐银元二十块,不管男女。生的越多,赏赐就越多。 而且,百姓也不用担忧孩子的抚养问题,如果有家境贫寒,抚养不起孩子的,查明之后,总兵府会对其进行补助。这个政策不限于宣镇地界,只要是咱们的领地之内,都会享受到这个政策。” 报童的声音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百姓们纷纷朝着报童涌去,购买报童的手中的报纸。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几乎宣镇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夜晚降临的时候,整个宣镇就如同是春天来了一样,几乎每家每户的床榻都在咯吱咯吱作响。 就算是年过四十的夫妻,都想尝试一下,看还能不能再多生几个。 这种好事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虽然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可是像赵文这样直接给发钱的还是第一次。 古代人讲究多子多福,是典型的家天下,所以对子嗣非常的看重,再加上赵文这次直接发钱,瞬间就点燃了百姓们生育欲望。 在一片床榻咯吱声响中,一夜缓缓而过。 赵文走出李小颖的房门,一脸清爽的看着升起来的太阳。 “现在时间还早,你接着睡,我去一趟炼铁厂!”赵文回过头来,冲着李小颖的房间喊了一声,随后朝着外面走去。 没多长时间,赵文就带着几十个亲卫来到了炼铁厂。 原本赵文是不想带这么多的亲卫,可是自从刺杀的事情之后,赵文就不得不谨慎起来。 赵文到达炼铁厂时,得到消息的炼铁厂总管事急忙迎了出来。 赵文走进炼铁厂没几步路,炼铁厂的总管事就急匆匆的带着一大帮子人朝着赵文小跑着跑来。 “见过总兵大人!”总管事冲着赵文行了一礼。 赵文点点头,发问道:“这几天炼铁厂运转的怎么样?钢铁的产量如何了?” “回总兵大人,如今的钢铁厂几乎每个月的钢铁产量都会增加,现在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按照您的吩咐,大部分用来制造铁轨。 制造出来的铁轨完全能供应上铁路的修建。”总管事详细的为赵文说明了最近这一段时间中钢铁的产量。 赵文道:“不错,不错,好好保持下去。你先下去吧,我今天是去宋先生那里转转的,你不用管我。” “那在下告退了!”总管事又冲着赵文行了一礼,随后领着众人走了下去。 现在的宋应星负责发电机的制造工作,虽然炼铁厂中专门用来制造发电机的厂房还没有制造出来,但这并不影响宋应星的工作。 在距离制造发电机的厂房没有多远的地方,宋应星让人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棚子,这个棚子就是现在宋应星工作的地方。 之前的时候,赵文来炼铁厂考察过,所以也知道现在宋应星工作的地方。 赵文领着十来个亲卫走了没多长时间就来到了宋应星工作的地方。 还没走进棚子,赵文就听到了宋应星的声音,“将这份图纸给我重新绘制一遍,你看你绘制的这是什么?上面的参数全都是错的,以后你如果还是这种情况,就别跟着我了。” 虽然是一个棚子,但是棚子也挺大的,三面都有墙,在南面有一个大门。 此时的大门是打开的,赵文循声望去,只见宋应星站在棚子中央的巨大桌子前方,正呵斥着一个十七八的少年。 桌子周围坐满了人,这些人对于宋应星的呵斥声充耳不闻,只是认认真真的绘制着图纸。 赵文轻轻一笑,对着身旁的亲卫道:“你们就在外面等我吧!” 赵文说罢,便走了进去。 “宋先生这是怎么了?怎么动了这么大的怒火?”赵文一脸笑意的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回头一看,惊讶道:“哎呦,大人您怎么来了?” 宋应星急忙手忙脚乱的将桌子上的图纸收拾了起来,随后找出一把椅子,急忙放在赵文身边。 那些坐在桌子旁仔仔细细绘制图纸的人也急忙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赵文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 “对了,他犯什么事了?怎么如此愤怒?以前的时候可没见你发过这么大的火!”赵文指了指站在宋应星旁边,手捧着图纸,垂着脑袋的少年,看向宋应星。 在赵文的印象当中,宋应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儒雅有风度的人,赵文几乎都没有见过他发火。 所以,此时的赵文就有些疑惑,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竟然让宋应星愤怒成这个样子。 宋应星长叹一口气,恨铁不成钢的道:“大人有所不知啊,您将发电机的图纸给了我之后,我就着手开始处理。 这些天以来,我对您给我的图纸进行重新绘制,这次绘制的主要目的是将整个发电机的细节放大。 虽然发电机的图纸也就三两张,重新绘制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要将图纸的所有细节放大,那就是一件非常繁忙的工作了。 这种程度的工作,光是靠着我一个人是根本干不过来的。所以,我就让我的这些学生来帮我绘制。 可是,不知道怎么搞的,别的学生都绘制的好好的,很少出错,可是他,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绘制一次,错一次,这都是第三次了,上面的参数依旧是错的。” “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个事。宋先生啊,绘制图纸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样,这对人的精力要求非常大。 再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错了,多改动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发这么大的火。” 赵文看着站在宋应星面前这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少年,饶有兴致的劝解着宋应星。 “你还不赶紧谢谢总兵大人?”宋应星瞪了少年一眼,催促道。 少年捧着图纸,急忙冲着赵文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行了,也别给我行礼了。你们都先出去吧,我和你们的老师有些事情要商量。”赵文指了指站在旁边的学生,对着他们说道。 这些学生冲着赵文行了一礼,然后走了出去。 当所有人都走出去之后,赵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着桌子上整理整齐的图纸,说道:“这些就是你的学生绘制的图纸?我看看绘制的怎么样!” 赵文说着就开始翻动起来。 良久之后,赵文放下手中的图纸,感叹道:“真没想到,你的这些学生绘制的图纸竟然如此完美,如此精准!” 这些学生绘制的图纸除过参数的单位和后世的不一样之后,剩下的地方和后世那些专门绘制图纸的人相比也差不了什么。 宋应星谦虚的道:“这些学生也就绘制图纸能好一些,其他的地方还有些不足,想要真正的独当一面,恐怕需要不少时间。” “哈哈,你也太谦虚了吧。一叶知秋,光是从绘制的图纸上来看,就能看出来这些学生的不凡。宋先生,你教的好啊。”赵文指着宋应星,连连夸赞。